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林烨没提系统给的资料,只说了两个期刊名和作者。
陈砚眼睛亮了一下,“那篇德国团队的论文我找不全,你能发我一下吗?”
“可以,回头我整理好发你邮箱。”
两人聊了十几分钟。
从传统民居说到节能改造,再到新材料应用。
临散场前,陈砚主动加了他微信,还拉他进了个群,叫“南方古建研习小组”
。
林烨走出会场,手机震动。
系统提示:【人脉连接+1,对象:陈砚,关系等级:初步互信】。
进度条变成13。
两天后,课题组组织聚餐。
地方不大,就在学校后街一家家常菜馆。
六个人围一桌,气氛比平时轻松。
饭吃到一半,大家聊起最近接的项目。
周澜说她手头有个村落改造方案,卡在排水设计上。
“老房子地基高,雨水排不出去,改管线又怕破坏结构。”
林烨放下筷子,“有没有试过暗渠接导流槽?我在一份档案里看过类似做法,浙江那边的老宅用过,埋在院墙底下,出口通到池塘。”
“这法子我没查到。”
周澜看着他,“你能把资料发我看看吗?”
“没问题,我今晚回去找找。”
饭局快结束时,周澜加了他的微信。
林烨输入她的信息,系统再次提示:【人脉连接+2,对象:周澜,关系等级:友好接触】。
进度条跳到23。
又过了两天,学校请了一位校外专家来讲课,主题是木构建筑防火改良。
主讲人是省设计院的高级工程师,五十多岁,说话带口音。
提问环节,有人问材料替换方案。
林烨举手,说了三点看法。
第一,木材表面碳化处理能延缓燃烧速度;第二,结合钢结构支撑关键部位,不影响整体风格;第三,安装隐蔽式喷淋系统,触发机制可以集成在屋檐内部。
主讲人听完,多看了他两眼。
“你读过《古建防火技术导则》?”
“翻过一部分,还有一些地方不太明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