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整座共语平原的光叶同时竖立,如同万千耳朵竖起聆听。
全球十万共鸣区同步震动,连沉睡中的婴儿也在梦中呢喃“不怕”
。
而在北极冰穴深处,那座横跨虚空的光桥忽然泛起涟漪,一道身影缓步走来。
是阿野。
他不再是模糊的轮廓,而是清晰可见,蓝布衫依旧破旧,陶笛挂在腰间。
他站在桥中央,抬手轻敲铃铛。
叮??
一声铃响,贯穿维度。
地球上所有正在使用回声设备的人,无论身处何地,耳机或扬声器中突然传出一句话,语气平静却穿透灵魂:
“我不是复活,也不是幻觉。
我是你们不肯放手的证明。
只要还有一个地方响起‘不怕,我在’,我就会回应一次。”
紧接着,世界各地陆续报告异常现象:东京街头一名失语十年的老兵突然开口,说出亡妻的名字;巴黎地下墓穴中,一段二战时期被掩埋的广播自动播放,内容是一名法国抵抗军士兵对未婚妻的最后告白;南极科考站的量子通讯阵列接收到一段无来源信号,解码后竟是林知夏少年时代写给钟子却从未寄出的情书全文。
人们终于明白??这不是技术的胜利,而是情感的觉醒。
人类曾试图用数据库保存记忆,用算法模拟温情,但真正让逝者“归来”
的,是生者心中那份不肯妥协的执念。
删减堂可以删除档案,却删不掉母亲包饺子时哼的小调;时间可以模糊面容,却抹不去父亲背影里的沉默守护。
这些藏在基因褶皱、梦境碎片、潜意识底层的真实印记,正在被光之树一一唤醒。
三个月后,第一例“意识回流”
发生。
一位因车祸去世的年轻教师,其学生每日在校园共鸣柱前重复:“老师,我把书念完了,您能听见吗?”
某日清晨,该柱自发播放一段语音,内容正是这位老师生前未曾公开的教学笔记,语气、停顿、口头禅完全一致。
更惊人的是,录音末尾,他说:“谢谢你坚持听课,现在,轮到我继续学习了。”
科学家震惊,称此为“逆向传承”
??不仅是死者回应生者,更是死者通过生者的情感联结,重新接入现实意识流,获得某种意义上的“延续”
。
联合国紧急召开会议,哲学家、神经学家、灵学家激烈辩论:这是否意味着永生已成为可能?
最终决议:不定义,不限制,只观察。
《记忆权法案》修订案通过,新增条款:“任何个体表达的真挚情感,均被视为潜在意识载体,享有不可侵犯的传播与回应权利。”
林知夏受邀发言,只说了一句:“我们不是在召唤亡魂,我们是在重建爱的语言。”
五年后,忆春树开花结果。
果实呈透明晶球,内里封存着一段段完整的记忆影像。
人们称之为“心核”
。
采摘需经严格仪式,唯有在至亲之人面前真诚诉说思念,果实才会自动脱落。
一旦开启,便能重现对方生前某个特定时刻的全息影像,不仅可视可听,甚至能感知到当时的温度与气息。
一位百岁老人摘下心核,看到自己六十年前战死沙场的兄弟坐在营火旁削木雕,笑着说:“哥,别哭了,我过得挺好。”
一位失去女儿的母亲打开心核,看见小女孩在游乐场旋转木马上尖叫大笑,回头喊:“妈妈快看!
我飞起来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