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恒星的诞生,带来了全新的规则环境。
强烈的恒星风、引力扰动、能量辐射,开始更剧烈地塑造着周围的物质盘,催生出更多样化的物质聚合体。
一些较小的团块在引力和碰撞中凝聚,形成了围绕恒星旋转的、形态各异的行星胚胎。
雷栋的架构师本能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
他不再需要事无巨细地设计每一条规则脉络,而是专注于构建更宏观的、引导性的规则“场”
和“趋势”
。
他架构出促进物质分异的引力梯度场,设计出调节能量流动的热力学背景规则,甚至开始推演未来可能诞生的、更复杂的物理常数体系。
他的工作,从“雕刻”
变成了“规划生态系统”
。
蒲凝的生命之光,随着恒星的照耀而变得更加蓬勃。
她的调和之力不再仅仅作用于抽象的规则,开始更深入地渗透到新生的行星物质之中。
她引导着能量与物质的交互,催生出更复杂的分子结构,甚至在一些条件适宜的行星胚胎表面,播撒下最初级的、蕴含着“生命倾向”
的规则印记——那不是具体的生命形态,而是一种让物质自发趋向于有序、复杂、乃至最终产生“自维持反应系统”
的内在动力。
赵猛的混沌星火,在这些宏观的天体结构中找到了新的舞台。
它们在恒星内部搅动,增加能量输出的不确定性,防止恒星过于稳定而失去活力;它们在行星际空间穿梭,引发偶然的碰撞和轨道变化,为行星系统的演化注入随机性;它们甚至渗透到行星内部,激发地质活动的雏形。
混沌,成为了宇宙这部宏大乐章中,不可或缺的、充满惊喜的变奏。
林浩的晶尘网络随着宇宙的膨胀而自然扩展,变得更加密集和智能化。
它们不仅是规则的维护者和信息的传递者,更开始自发地形成一些区域性的“子网络”
,处理着局部星域的复杂信息,仿佛宇宙正在生长出它的“神经网络”
。
韩屿的共情计算矩阵,处理着这呈指数级增长的海量信息。
恒星的生命周期预测、行星系统的稳定性评估、物质演化路径的概率云图……无数曾经需要耗费巨大心力推算的数据,如今在人性光点网络的分布式“直觉”
辅助下,变得清晰而高效。
他如同宇宙的“先知”
,冷静地俯瞰着万物生灭的洪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