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类似于……逻辑层面的‘暗物质’?”
雷栋的规则结晶纹路疯狂闪烁,试图理解并架构这种匪夷所思的存在,“一个我们知其存在,却永远无法知其详情的规则实体?”
“不仅仅是实体,”
陈凌的意念越发清晰,“它是一个‘区域’,一个‘规则真空’,一个被我们主动划定并承诺永不深入探究的‘保留地’。
我们向这片区域投射‘观测’,但这种观测并非为了看清,而是为了确认其‘未被看清’的状态,并用法则的力量保护这种状态不被我们的其他观测行为所破坏。”
主动创造并维持认知盲区!
这是一个疯狂的悖论,但或许,是解决更大悖论的唯一途径。
“需要极其精密的法则级操作。”
蒲凝的意念带着凝重,“调和之力需要确保这片‘盲区’不会与现有规则生态产生致命冲突,又能稳定存在。”
“我的混沌星火或许能作为‘边界模糊剂’,”
赵猛兴奋起来,“让这片区域的边缘始终处于流动和不确定状态,防止它被任何形式的探测所固化!”
“共情计算矩阵可以模拟‘盲区’可能产生的、不影响外部的潜在影响,进行风险预警。”
韩屿也找到了自己的角色。
理论框架初步建立,剩下的就是实践。
这需要他们全力以赴,甚至需要暂时放松对其他区域的观测专注度。
在规则绿洲一处相对偏远、规则结构尚显稀疏的区域,实验开始了。
雷栋首先架构了一个极其脆弱的、开放的规则“框架”
,这个框架内部空空如也,其唯一的功能就是“标识”
这片区域。
陈凌凝聚起全部的变量本质,并非投向框架内部,而是投向了一个极其抽象的概念——“此框架内部状态永不可被完全测定”
。
他将这个意念,这个“保留未知”
的强烈意志,作为最核心的变量,注入到框架的根基之中。
与此同时,蒲凝的调和之力如同最柔和的膜,包裹住这个框架,确保其内部的“空”
与外部世界的“有”
能够和平共处,既不泄露,也不被污染。
赵猛操控着混沌星火,如同无形的画笔,在框架的边缘来回涂抹,使其规则边界变得模糊、闪烁,任何试图精确标定其范围的观测都会受到干扰。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后面更精彩!
林浩的晶尘网络则谨慎地避开了框架内部,只在外部构筑了一层极其敏感的“振动监测层”
,用于感知“盲区”
是否对外界产生剧烈影响,而不去探测其内部情况。
韩屿的共情计算矩阵全程监控,记录着这违背直觉的创造过程。
当所有力量协同作用达到某个临界点时,那个脆弱的规则框架猛地向内“坍缩”
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