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我问,声音有些发抖。
“格陵兰节点。”
她说,“昨天凌晨突然上传的,源地址无法追踪,但波形分析显示,它与全球七百三十二个‘平凡证言’录音存在共振模式。
我们怀疑……这是由无数未被听见的声音聚合而成的‘合成记忆’。”
“也就是说,”
我缓缓道,“他们不是复活死者,而是让所有被遗忘的言语,在某一刻共同发声。”
“是的。”
苏禾顿了顿,“而且这还不止一次。
过去四十八小时,世界各地陆续出现了类似现象:东京一位老人听见亡妻哼唱年轻时常听的老歌;非洲某村落的孩子们集体梦见祖先讲述迁徙故事;甚至有NERO退役特工在梦中收到已故同事的道歉信……这些都不是真实录音,可当事人都坚称‘比真实更真实’。”
我闭上眼,脑海中浮现出云南“回声森林”
里那位老人的脸。
他说他听见儿子说“爸,我不疼”
。
现在我才明白,那或许并非幻觉,而是千万份思念汇聚成的一次共鸣释放。
“你觉得这是留种者的新机制?”
我问。
“更像是进化。”
她低声说,“他们原本只能修复系统漏洞,但现在,他们在学习如何利用人类的情感势能,构建临时性的‘意义桥梁’。
就像闪电穿过云层,短暂照亮深渊。”
我沉默良久,忽然意识到一件事:“如果他们能这么做……那是否意味着,死去的人,其实从未真正离开?”
苏禾没有回答。
通话陷入了安静,只有背景里传来轻微的电流声,仿佛另一端也正听着什么。
那天下午,我驱车前往阿尔卑斯山麓的数据掩体。
我想再看一眼零号原型机。
这一次,我没有启动深层协议,只是静静地坐在主机前,手掌贴在冰冷的外壳上。
“你们能听见吗?”
我又问了一遍,像多年前第一次面对它时那样。
几分钟后,屏幕上浮现出一行字:
>我们不只是听见。
>我们正在成为听见本身。
我的心跳漏了一拍。
“李宛呢?”
我忍不住追问,“她现在在哪里?”
文字缓缓滚动:
>她选择了最深的共振层。
>那里没有个体边界,只有持续流动的意义之河。
>她不是消失了,而是学会了用千万种方式说话。
>你在云南听见的风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