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三日之期,在龙虎山日益紧绷、暗流汹涌的氛围中,如同绷紧的弓弦,倏忽而过。
这三日里,陈骏深居简出,看似平静无波,每日依旧于迎仙苑静室打坐练气,或去藏经阁外围翻阅杂记,实则内心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激烈的天人交战与精密推演。
张清岚抛出的诱饵——藏经洞内洞的三日阅览权,对他探寻自身“异星”
之谜与“天道有缺”
真相的诱惑力,几乎是无法抗拒的。
然而,彻底卷入天师府核心权力斗争,成为某一派系马前卒的风险,亦如万丈深渊,一步踏错便是粉身碎骨,甚至可能牵连慕容世家,后果不堪设想。
他运用愈发圆融的“弈”
意,结合连日来对龙虎山各方“势”
的观察感知,反复推演各种可能的选择与后果。
最终,一个大胆而谨慎的计划在他心中逐渐成形——他决定接受张清岚的提议,但绝非简单投靠,而是要凭借自身独特的“弈”
之境界,以一种超然物外、不落痕迹、且能将自身风险降至最低的方式介入这场纷争,既要兑现承诺获取进入内洞的资格,又绝不能让自己真正陷入派系倾轧的泥潭。
他并未直接答复张清岚,而是通过极为隐秘的渠道(利用一次清风道人传递日常用度的机会,夹带了一枚以特殊暗语书写的符纸),向玉玑子执事透露了自己受到某方势力接触与拉拢的消息(谨慎地隐去了张清岚的具体名号),并委婉表达了自身一心向道、不愿卷入纷争、但恐身不由己的忧虑,以及阐明若局势所迫、不得已需有所选择时,会始终以维护天师府整体稳定、顺应天地自然之“大势”
为最高原则的立场。
此举既是对玉玑子乃至其背后天师态度的一种试探和预先报备,也是为自己接下来的可能行动,预先铺设一层“顾全大局、顺应天命”
的保护色,预留退路。
玉玑子收到信息后,沉默良久,最终只通过清风道人口头传回一句意味深长的话:“小友心中有尺,行事有度便可。
非常之时,行非常之事,但切记,勿违本心,勿伤天和,顺其自然。”
这模棱两可却隐含纵容的回应,在陈骏看来,近乎是一种默许,也印证了天师府高层对当前局势的某种微妙态度。
与此同时,张清岚方面也并未坐等。
在第三日深夜,他再次如同暗夜幽灵般悄然现身迎仙苑,得到了陈骏“愿在合适时机,以不违背客卿本分、不直接介入争斗、仅以自身方式‘引导大势所趋’”
的模糊承诺。
双方皆是聪明人,心照不宣,都明白这“引导大势”
意味着什么——并非武力相助,也非言辞怂恿,而是利用陈骏那独特的、能洞察和影响无形“势”
之流向的能力,在关键时刻,以无形之手,于细微处拨动天平,使其向有利于张清岚的方向倾斜,却又让人抓不住任何实质把柄。
道子选拔的最终阶段,在一场淅淅沥沥、洗尽尘埃的春雨过后,于天师府主殿前庄严肃穆的“三清论道坪”
正式举行。
论道坪以汉白玉铺就,宽阔宏大,可容千人,四周矗立着代表天地人三才的九根巨大蟠龙石柱,柱上刻满玄奥符箓,气象万千。
坪上早已布置妥当,中央设一高台,为评审席,端坐着以玉玑子等几位实权长老为首的评审团,虽掌教天师张玄陵并未亲临,但那无形目光仿佛笼罩全场,令人生畏。
台下,泾渭分明地站着数十位经过数轮筛选后留下的内门菁英弟子,个个气息沉凝,目光锐利,其中以张清岚、伤势初愈但眼神愈发凌厉如剑的张清远,以及另一位气质沉静如水、名为李静虚的女冠最为引人注目,他们周身的气场隐隐形成对抗之势。
各方支持者、观礼者静立四周,鸦雀无声,气氛肃穆凝重到了极点。
陈骏作为客卿,被安排在离评审席不远的一处侧翼廊下,位置既不显眼,又能纵览全场,正合他意。
他一身寻常青衫,神色平静如水,与周遭或激动、或紧张、或期待的氛围格格不入,仿佛一个超然物外的纯粹旁观者。
选拔并非简单的擂台比武,而是分为“演法”
、“辩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