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自那日清晨在演武场,凭借对发力根基的精准洞察,三言两语助清岚小道士化解了气息岔乱之危后,陈骏在清微观年轻一代弟子中的存在感,悄然发生了质变。
此前,他更多是作为观主玄尘道长特邀的、带有几分神秘色彩的“客卿”
而被知晓,众人对他敬而远之,好奇多于亲近。
然而,那看似随意的指点所展现出的老辣眼力与对武学根基的深刻理解,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年轻弟子们心中漾开了层层涟漪。
经由当事者清岚充满感激的叙述,以及当时在场几名弟子的亲眼见证,“陈客卿身怀实学、眼力非凡”
的名声,不胫而走,迅速在年轻弟子中流传开来。
他不再是那个模糊的“关系户”
形象,而是逐渐与“谦和”
、“有见识”
、“乐于助人”
这些具体的印象联系在一起。
陈骏敏锐地察觉到了这种微妙的变化,但他并未因此沾沾自喜或刻意迎合,依旧保持着那份与年龄不甚相符的沉静与低调。
每日清晨,他依然是最早到达演武场的几人之一,选择边缘僻静处,进行他那融合了“观照”
与体悟的独特修炼;上午多半沉浸在藏经阁的书海之中,系统补全医药、地理、杂学知识;午后或推演招式,或静坐体悟;夜晚则雷打不动地温养那团日益凝练的液态真气。
只是,他周身那股因实力提升和理念贯通而自然流露的从容气度,以及与人交往时那份不卑不亢、言之有物的沉稳,使得原本存在的无形隔阂,开始如春冰般悄然融化。
变化的迹象初现于一些细微之处。
以往在观中狭路相逢,年轻弟子们多是礼貌性地稽首为礼,眼神中带着对陌生人的客气与距离感。
如今,再遇见时,许多弟子的目光中多了几分真诚的好奇与友善的探询,招呼声也自然亲切了许多。
那位名唤清岚的小道士,更是每次见到陈骏,都会小跑上前,毕恭毕敬地行一个大礼,稚嫩的脸上满是感激与崇敬,仿佛陈骏是他修行路上的启蒙明灯。
真正的转折发生在一个阳光和煦的午后。
陈骏正于藏经阁一层靠窗的僻静位置,潜心研读一本纸张泛黄、墨迹古朴的《南疆虫瘴考》。
此书并非武功秘籍,而是一位前辈道人游历南疆后,对当地独特生态环境、毒虫瘴气特性以及土着应对之法所做的详细记录,其中涉及许多闻所未闻的奇异生物和匪夷所思的解毒偏方,正合陈骏增长见闻、以备不时之需的需求。
他读得入神,指尖无意识地在书页上轻轻划过,默记着关键信息。
“陈……陈居士?”
一个温和而略带迟疑的声音在身旁响起。
陈骏从书卷中抬起头,见是那日小比中施展“流云剑法”
、气质沉稳的清音道士。
清音年约十八九岁,面容清秀,目光澄澈,在年轻一辈弟子中修为、人品皆属上乘,颇有威望。
“清音师兄。”
陈骏放下书卷,面露微笑,颔首致意。
清音见陈骏态度温和,似松了口气,脸上也露出笑意,在一旁的空位上坐下,目光落在陈骏手边的《南疆虫瘴考》上,略带好奇道:“居士也在查阅这类杂览笔记?此书记载虽详,然南疆僻远,其中所述诸多物事,中土罕见,实用性或许不高。”
“闲来翻阅,广博见闻亦是修行。”
陈骏语气平和,顺势将心中一处疑惑道出,“师兄所言极是。
譬如书中提及,化解‘血线蜈’剧毒,需用‘三色堇’的晨露为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