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接下来的日子,漕帮分舵的氛围,像一块被逐渐拧紧的湿布,表面的水分被一点点绞出,看似干爽了些,内里的纤维却承受着越来越大的张力,随时可能发出撕裂的声响。
深秋的寒意一日胜过一日,河面上晨昏时分总会升起浓得化不开的白色雾气,如同巨大的、冰冷的裹尸布,将码头、货船、吊杆以及远处影影绰绰的山峦都吞噬进去。
视线受阻,声音也变得沉闷、扭曲,仿佛来自另一个世界。
这种天气,最适合隐藏秘密,也最容易催生变故。
陈骏依旧每日准时出现在那间四面漏风的记账棚,像一颗被钉死在棋盘特定格位上的卒子,沉默地履行着自己的职责。
他比以往更加注意收敛自身的存在感,行走时微躬着背,脚步轻捷如猫,目光习惯性地落在脚前尺许之地,仿佛在数着地上的蚂蚁。
与任何帮众相遇,他都会提前侧身让路,头颅低垂,以示谦卑。
他将“怯懦”
、“顺从”
、“甚至有些呆气”
的形象,雕刻得入木三分。
然而,在这副精心维持的躯壳之下,他的感官却像最灵敏的雷达天线,全天候、全方位地扫描、接收、分析着周遭的一切信息碎片。
他敏锐地察觉到,分舵内那股原本就暗流涌动的平衡,正在发生某种不易察觉、却影响深远的偏转。
这种变化,并非轰轰烈烈,而是如同地下水的渗透,无声无息,却足以改变地基的稳固。
最明显的变化,来自于赵虎一伙人。
这些往日里在码头上横着走、气焰嚣张的汉子,如今虽然依旧目露凶光,言行举止间却少了几分肆无忌惮,多了几分难以掩饰的焦躁与阴戾。
他们聚在一起抽烟、低声交谈的次数明显增多了,往往选在货堆背后、废弃的船坞旁等僻静角落。
交谈时,眼神不再像过去那样涣散得意,而是频繁地、警惕地扫视四周,仿佛黑暗中随时会扑出噬人的猛兽。
那种动辄对力工拳打脚踢、肆意辱骂的行为也显着减少,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压抑的、如同困兽般的沉默。
陈骏甚至几次看到赵虎独自一人站在码头边缘,望着雾气迷蒙的河面,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那道狰狞的刀疤在灰白的天光下更显刺目。
与此同时,码头的日常管理与巡查,悄然换上了另一副面孔。
以往,这些事务多由赵虎及其亲信把持,巡查松散,流程粗放,充满了江湖帮派特有的随意性。
但最近,一套更严密、更规范、也更具压迫感的秩序,正在被不动声色地推行。
首先是巡查制度的强化。
不仅巡查的频率,尤其是夜间和凌晨时分的巡查密度大大增加,更重要的是带队巡查的人选发生了变化。
张彪麾下那几位以沉默寡言、眼神锐利、行事刻板严谨着称的亲信弟子,开始频繁出现在巡查队伍的最前面。
他们的巡查路线不再是漫无目的闲逛,而是极具针对性,尤其关注那些水道复杂、易于隐匿的区域,比如通往“黑水荡”
方向的支流河口、以及几个由小商号私人使用、管理相对松散的小码头。
他们检查货物时,不再仅仅核对单据,还会仔细查验铅封、测量吃水,甚至会用随身的探杆插入货堆,检查是否有夹层。
整个过程一言不发,却带着一股令人窒息的、公事公办的冷酷劲儿。
其次,是货物出港流程的悄然变革。
以往,像赵虎这类小头目经手的货物,只要单据齐全(而他们总有办法让其“齐全”
),装船启运几乎是一路绿灯。
但现在,张彪以“近来水匪猖獗,需加强内查,以防混入违禁或短缺”
为由,增设了一道“抽检”
程序。
这道程序并非针对所有人,但“恰好”
在赵虎负责的、特别是运往那几个与走私链疑似有关联的小商号的货物装船前,抽检的几率异常之高。
抽检时,张彪的人会带着标准的度量衡器,当场重新过磅,核对数量、规格,与货单进行极其细致的比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