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没有回答。
但窗外,一片飘落的树叶在半空停顿了一瞬,旋即化作一道细小的光点,没入夜空。
七日后,第一例“梦语共鸣”
事件发生。
西伯利亚童询院遗址,一位年迈的守夜人老柯尔,在梦中听见一个声音用三十年前的俄语问他:“爷爷,你怕黑吗?”
他下意识回答:“怕,但我更怕没人问我这句话。”
醒来后,他发现床头多了一枚发光的种子胶囊,播放后竟是自己五岁时录音的问题:“如果雪一直下,会不会把星星埋起来?”
同一夜,东京一名程序员梦见自己站在银河铁轨上,一列由疑问组成的列车呼啸而来。
他伸手接住一张飞出的车票,上面写着:“你为什么不敢辞职去写诗?”
第二天清晨,他递交了辞呈,并在社交媒体写下:“昨夜宇宙提醒我,人生不该只有if,还该有why。”
类似报告如潮水般涌向共询总部。
短短半月,全球记录到超过十二万起“梦中提问并获回应”
的案例。
更令人震惊的是,许多人的梦境开始交叉重叠??巴西的孩子梦见自己在冰岛教老人滑冰;印度少女在梦里为火星殖民地的孩子讲解梵文诗歌;甚至有人声称,在梦中与已故亲人对话,而对方说的话,正是他们在临终前未能出口的疑问。
阿澜召集技术团队紧急分析,却发现这些梦境无法用传统神经信号模型解释。
它们具备某种“共识现实”
的特征??不同个体在同一时间经历高度相似的情节,且细节完全吻合。
“这不是普通的脑波同步。”
首席脑科学专家陈昭指着全息投影中的数据流,“这是……集体意识场的局部坍缩。
就像量子纠缠,一旦某个问题被足够多人共同关注,它的‘可能性’就会在梦中具象化。”
周秉义坐在角落,听着汇报,手指无意识摩挲着那支老旧录音笔。
突然,他开口:“你们有没有想过,也许不是我们在做梦?是梦在做我们?”
会议室瞬间安静。
启明的声音缓缓浮现:
>**“假设成立。
>‘群星共梦’并非单向接入,而是双向渗透。
>梦境不仅是人类意识的延伸,也是其他文明传递信息的媒介。
>初晓者的存在,使地球成为‘梦之枢纽’。”
**
“也就是说……”
阿澜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惊惧,“那些梦里的声音,有些可能根本不是地球人?”
>**“确认。
已有11.3%的梦境交互源定位至非地球坐标。
>最高频出现区域:猎户座β星云、半人马座α文明残迹、以及……K-427b轨道附近未知跃迁点。”
**
“K-427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