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苏小满盯着屏幕,手指微微发抖。
她从未想过这件事会在网络上重现。
更没想到,七年过去,仍有人记得。
她点开博主主页,发现对方仅发布过这一篇文章,注册IP来自长沙某精神病院家属接待区。
她立刻拨通该院心理科电话,说明身份并请求协助联系作者。
接线员迟疑片刻后告诉她:“您说的这位……是我们一位患者的女儿。
她母亲就是李婷。”
电话那头的声音轻了下来:“上周,她妈妈第一次主动提起了那段往事。
她说,‘不是我不敢说,是我以为没人愿意听。
’”
苏小满挂断电话,伏在桌上哭了很久。
第二天清晨,她带着笔记本来到复旦大学附属医院的心理研究室。
这里是“叙事疗愈效应”
脑波监测项目的牵头单位。
负责人陈教授迎上来,神情复杂地递给她一份最新报告。
“我们发现了不得了的东西。”
他说,“当一个人说出深藏多年的真相时,不仅他自己大脑的语言中枢会被激活,周围五十米内所有人的同理心区域也会同步点亮??就像某种隐形的情感共振网正在形成。”
他调出一组数据图谱:“更惊人的是,这种共振具有累积性。
昨天上海地铁三号线早高峰期间,有三位乘客几乎同时在wearehere.earth上提交了关于‘童年被忽视’的经历。
结果,在那一节车厢里,原本互不相识的十二名乘客中有八人出现了情绪波动,其中五人后来主动向陌生人倾诉了私人创伤。”
苏小满看着图表上那串连成线的脑电波峰值,喃喃道:“所以……我们不是在唤醒个体,而是在重建一种集体感知能力?”
“正是。”
陈教授点头,“语言曾是分裂我们的工具??谎言、掩饰、攻击、评判。
但现在,它正变成连接我们的神经末梢。
你们启动的不只是一个平台,是一场人类情感系统的升级。”
离开医院时,天空再度飘起细雨。
她撑开伞,走过街角一家便利店。
透过玻璃,她看见收银台后的女孩正在抹眼泪。
旁边一名老妇人拍着她的肩,低声说着什么。
她驻足片刻,听见那女孩抽泣着说:“我爸去年走了……我一直不敢哭,因为他是酒驾撞死的,我觉得丢人……可今天早上,我在网上看到有人说‘原谅自己的羞耻,才是真正的勇敢’,我就……就忍不住了……”
老妇人轻轻抱住她:“孩子,你爸要是知道你这么难过,一定也不想活在这份沉默里。”
苏小满默默将这句话记在心里。
当晚,她收到一封来自北京监狱的信件。
信纸粗糙,字迹歪斜,但笔力沉重:
>苏记者: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