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而且他们希望由你担任学术顾问,最好还能出镜讲述。”
他沉默片刻,最终点头:“只要能让更多人听见这些声音,我不在乎露脸。”
拍摄很快启动。
第一集取景地便是怒夺村。
镜头记录下孩子们合唱《创世歌》的场景,也拍下了阿芮婆抚摸孙子脸颊时的笑容。
旁白由一位藏族女播音员用普通话娓娓道来:
>“在中国广袤的土地上,生活着五十六个民族,说着上百种语言和方言。
它们像星辰散落于夜空,各自闪耀,共同织就中华文明的璀璨银河。
>可曾几何时,一些星星渐渐黯淡。
>直到有人俯身拾起那些即将消逝的声音,才发现??
>每一句乡音,都是一段历史;
>每一首古谣,都是一条回家的路。”
节目播出当晚,微博热搜前十中有三条与此相关。
“#原来中国有这么多语言#”
“#听得懂妈妈的话也是一种骄傲#”
“#我不想忘了爷爷的声音#”
接连霸榜。
更有意思的是,许多年轻人开始自发整理家族方言。
有人上传祖母讲的睡前故事,有人录制父亲酒桌上的俚语笑话,还有人发起“百种方言读唐诗”
挑战。
一夜之间,“说母语”
成了最温暖的潮流。
林浩然走在街上,听见两个中学生边走边用粤语争论李白和杜甫谁更伟大。
他驻足听了很久,直到他们转身离开,才微微一笑。
他知道,改变从来不是轰轰烈烈的革命,而是这样细微的日常复苏。
夏天来临之际,他收到一封来自青海的信。
寄信人是一位藏族牧民,名叫扎西。
信纸粗糙,字迹歪斜,显然是费了好大力气写的:
>“林老师:
>我不懂汉语拼音,也不会打字,只能请村小学老师帮我写这封信。
>我六十岁了,从小只会说安多藏语,连普通话都说不利索。
>可看了电视,我知道你们在做的事。
>上个月,我把放羊时哼的老调录了下来,存进你们网站提供的‘民间上传通道’。
>昨天,你们回信说,这段旋律可能是失传已久的‘牧魂曲’残章,要派人来实地考察。
>我哭了。
我以为我只是个普通牧人,没想到我也能帮上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