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
林浩然闭上眼,嘴角微微扬起。
当晚,他在日记本上写下:
>“今天我们总在追问意义,却忘了有些事本身就是答案。
>记录不是拯救,而是见证。
>当一个人知道自己的声音会被记住,他就不再是一个数字,而是一个名字。
>而名字,是有重量的。”
春天转入初夏,万物生长。
“万家灯火”
第二季纪录片进入剪辑阶段。
林浩然选择以李哲的日志作为主线,穿插巴图的摇篮曲、陈国栋的遗言、赵文娟村庄的老年口述史,以及那位云南小女孩终于出现在镜头前的画面??她穿着崭新的校服,站在教室中央,面对麦克风认真地说:
>“老师,我现在知道答案了。
>会有电影拍我的,因为我已经被人听见了。”
全片结尾,是一段合成音效:来自全国各地的数千段投稿声音被技术手段融合成一首无词的合唱,高低错落,交织成河。
画面则是无数普通人对着录音设备说话的瞬间??地铁站台、田间地头、手术室外、养老院窗前……
字幕缓缓升起:
**“这世界从不缺少声音。
缺的,是愿意倾听的耳朵。”
**
影片尚未公映,已有二十多个国家提出引进意向。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函邀请林浩然参与“全球口述遗产保护倡议”
,并提议将每年6月17日定为“世界倾听日”
。
但他最在意的反馈,来自一个偏远山村的小学课堂。
老师告诉他,班上有两个原本自闭的孩子,在听了同学投稿入选的消息后,主动举手说:“我也想录一段话,给我在外打工的妈妈听。”
林浩然把这段话抄在卡片上,贴在剪辑室的墙上。
旁边是他母亲留下的那张剪报,还有周阳写给他的信。
某夜加班至凌晨,他泡了杯咖啡,打开手机相册,翻到一张旧照??那是他年轻时在西藏拍摄纪录片时拍的,风雪中背着摄像机跋涉的身影。
如今,他的背影早已不再挺拔,头发也染上了岁月的灰白。
但当他再次拿起录音笔,走进下一个村庄时,人们依旧会指着他说:
“看,那是让我们说话的人。”
他知道,这条路没有终点。
只要还有人在沉默,他就必须继续前行。
就像那天夜里,他对星空低语的那样??
“我在这里,听你们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