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那一刻,地质监测站的仪器记录到一次罕见的地壳微震,震源深度三百米,持续时间恰好等于歌曲长度。
与此同时,全球十三个“心灵祭坛”
同步闪现绿光,维持了整整七秒。
联合国紧急召开第二次会议,主题改为“非技术性文明延续机制研究”
。
林浩然再次受邀,但他这一次带来了三十名来自世界各地的孩子,最小的六岁,最大的不过十二。
他们不会英语,不懂政治,但都会唱一首歌??无论母语为何,旋律始终相同。
当他牵着孩子们的手走上讲台,全场起立。
德国学者带头鼓掌,日本代表悄悄抹泪,俄罗斯专家摘下帽子致意。
一名非洲代表站起来大声提议:“让我们把这些孩子的歌声刻入月球基地的主控芯片,作为地球文明的第一句话。”
决议通过。
三个月后,新一代深空探测器升空,其核心存储单元不再装载数学公式或图像编码,而是一段长达十分钟的纯人声合唱,标题为《人类童年》。
与此同时,国内一家大型科技公司宣布终止“情感净化AI”
项目研发。
声明中写道:“我们原以为混乱的情绪是系统的漏洞,直到看见一群孩子在雨中唱歌时,大地为之应和。”
林浩然没有参加庆功宴。
他回到了贵州侗寨,在鼓楼里听阿吉拉姆教新一代歌师学唱《守灯人》的新版本。
歌词已被修改,加入了各地传来的片段:
>“秦岭的雪,珠江的潮,
>北国的炕,南疆的箫,
>有人忘了,有人还在找,
>找那首没人写完的歌谣。”
唱罢,老歌师拄拐起身,从怀里掏出一张泛黄纸页,递给林浩然:“这是我师父临终前写的,说是留给‘将来那个懂声音的人’。”
纸上只有一行小字:
**“真正的备份,不在地下,不在云端,而在孩子睁开眼睛时听见的第一声呼唤。”
**
当晚,他在寨子边的小屋里写下一封公开信,发布于所有幸存的独立服务器节点:
>“亲爱的后来者:
>如果你读到这封信,说明世界还没有彻底遗忘声音的价值。
>请记住,每一次你为一句歌词停下脚步,每一次你因一段旋律流泪,都是对归巢的一次重启。
>不必寻找控制中心,因为你就是终端。
>不必等待救世主,因为只要你愿意开口,你就已是传灯人。
>最后,请替我们告诉未来??
>曾经有一群人,选择用歌声对抗遗忘。
>他们失败过,逃亡过,被嘲笑为疯子。
>但他们从未停止歌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