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你也回家了。”
然后是小艾力在共鸣舱里的呢喃:“爷爷,我现在在上学了,成绩很好……”
一段接一段,来自不同角落的声音在高原上空交织回荡,如同一场跨越时空的合唱。
老阿爸拄着拐杖走到孙儿身边,低声说:“加措,你阿爸要是听见了,一定会骄傲。”
加措点点头,仰望着湛蓝的天空,轻声说:“阿爸,我会一直走下去。
你修的路有多长,我就走多远。”
风起,经幡猎猎作响,仿佛天地也在回应。
---
北京,深夜。
林浩然坐在办公室,面前摆着一份刚刚送来的报告:K387路段声波探测初筛结果。
雷达图像显示,在山体内部约四米深处,存在一处非自然空腔,周围土壤含有高浓度人体脂肪残留物,极可能是遗体掩埋点。
附录中还有一张合成照片??通过AI还原技术,结合当年施工图纸与幸存者口述,模拟出当年事故现场:六名工人进入隧道,一人倒下,其余五人神情凝重地搬运石料封堵洞口……
林浩然闭上眼,久久未动。
他知道,一旦公开这份报告,将掀起轩然大波。
但更清楚的是,若继续沉默,便是对所有亡魂的背叛。
他打开录音功能,对着麦克风说:
“我是林浩然,‘人民记忆库’项目负责人。
今日起,正式确认:在兰新铁路K387+200处,发现疑似因公殉职未登记人员遗骸。
我们将联合政府相关部门,启动遗骨发掘与身份认定程序,并为逝者补办追认仪式。”
他又顿了顿,声音低沉却坚定:
“历史不该有死角。
每一个为这片土地流过汗、洒过血的人,都值得被郑重称呼一次名字。”
录音保存完毕,他将其命名为《致无名者的第一封公开信》,设定于次日上午九点自动发布。
窗外,晨光再次爬上城市天际线。
而在千里之外的酒泉、喀什、玉树,在无数个曾被遗忘的角落,新的录音正源源不断地涌入“千校声网”
。
有老人讲述抗美援朝修桥往事,有矿工妻子回忆丈夫最后一通电话,有边防战士的母亲含泪读诗……
这些声音不再孤单。
它们汇聚成河,冲刷着时间的堤岸,终于让那些沉默的钢轨、无碑的荒野、闭锁的档案柜,一一开口说话。
林浩然站起身,望向东方升起的太阳。
他知道,这场革命才刚刚开始。
而他,不过是第一个愿意倾听的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