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路由堰上涉水而西,从平坡上行,二里,稍下,有村倚坡之西,曰柳塘。
于是坡尽畦连,北抵回峰,西逾江而及郡,南接海子,皆禾稻之区,而村落相望矣。
从畦塍西行二里,则马龙之溪自东南峡出,杨林之溪自西南峡出,夹流而北,至此而合,石粱七洞横架其上,曰七星桥。
其自南而北,为北盘上流,正与石堡桥之流,自北而南,为南盘上流,势正相等,但未能及曲江桥之大也。
过桥,有庙三楹,东向临之。
中有旧碑,或言去郡城十五里,或言二十里,或名为江外河,或名为三岔河,无定里,亦无定名。
而《一统志》又名其溪为阿**溪,又注旧名为些邱溢派江,名其桥为通靖桥,然注其桥曰:“城东二十里跨**溪。”
注其溪曰:“府东南十五里合流。”
又自异焉。
按旧城在今城东五里,今城筑于嘉靖丁亥(公元1527年)安铨乱后,则今以十五里之说为是。
乃屡讯土人,皆谓其流出东川,下马湖,无有知其自沾益下盘江者。
然《一统志》曰入沾益,后考之府志,其注与《一统》同。
参之龚起潜之说,确而有据,不若土人之臆度也。
或有谓自车洪江下马湖,其说益讹。
亦可见此水之必下车洪,车洪之必非马湖矣。
盖车洪之去交水不远,起潜之谙沾益甚真,若车洪之上,不折而西趋马湖,则车洪之下,不折而北出三板桥,则起潜之指示可知也。
由江西岸北行半里,随江折而西。
循江南岸,依山陟岭又二里余,江折而北,路逾岭头折而南下。
半里,由坞中西行,于是循凤梧南山之麓矣。
按凤梧山者,在郡城东北十里,山脉由郡西外界老脊,排列东突为是山,西北一峰圆耸,东南一峰斜骞qiān拔,为郡中主山。
阿**溪自东来逼其麓,转而东北入峡去,若避此山者,是老龙东北行之脊也。
《一统志》无其名,止标月狐山在城东北八里,环亘五十余里。
以旧城计之,当即此山,第《府志》则月狐、凤梧并列,似分两山。
然以山形求之,实无两山分受也。
岂旧名月狐,后讹“狐”
为“梧”
,因讹“月”
为“凤”
耶?岂圆耸者为月狐,而后人又分斜骞者为凤梧耶?共西三里,南望壑中海子,水不甚大,而另汇连珠。
盖郡城之流东南下,杨林之川南来,相距于壑口而不相下,遂潴而成浸者。
坡南下处,石渐棱棱露奇。
又一里,行石片中,下忽有清泉一泓,自石底溢而南出,其底中空,泉混混平吐,清冽鉴人眉宇。
又西数步,又有泉连潴成潭,乃石隙回环中下溢而起,泛泛不竭,亦溢而南去。
此潭圆若镜而无中空之隙,不知水从何出,然其清冽不若东泉之碧莹无纤翳也。
按《郡志》八景中有“龙泉双月”
,谓郡城东十里有双泉,相去十余步,月夜中立其间,东西各见月影中逗。
以余观之,泉上石环树罨yǎn覆盖,虽各涵明月,恐不移步而左右望中,未必能兼得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