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随之上蹑,其上甚峻,盖石城屏立,此其东南之趺fū,南峡又环其外,惟一线悬崖峡之间。
遂从攀跻西向上者五里,乃折而北上。
一里,西北陟坎坷之石,半里,抵石城南垂之足。
乃知此山非环转之城,其山则从其后雪山之脊,东度南折,中兜一峡,南嵌而下,至此南垂之足,乃峡中之门也。
其崖则从南折之脊,横列一屏,特耸而上,至此南垂之足,则承趺之座也。
峡则围三缺一,屏则界一为二,皆不可谓之城。
然峡之杳渺障于内,屏之突兀临于外,此南垂屏峡之交,正如黄河、华岳,凑扼潼关,不可不谓险之极也。
从南垂足,盘其东麓而北,为崖前壁,正临台庵而上。
壁间有洞,亦东向,嵌高深间,登之缥缈云端,凭临琼阁,所少者石髓无停穴耳。
盘其西麓而北,为崖后壁,正环坠峡之东。
削垒上压,渊堑下蟠,万木森空,藤藓交拥,幽峭之甚。
循崖北行一里,路分为二:一东北上,为蹑崖顶者;一西北,为盘峡坳者。
乃先从峡。
半里,涉其底,底亦甚平,森木皆浮空结翠,丝日不容下坠。
山上多扶留藤,所谓篓子也,此处尤巨而长,有长六丈者。
又有一树径尺,细芽如毛,密缀皮外无毫隙。
当其中有木龙焉,乃一巨树也。
其下体形扁,纵三尺,横尺五。
自地而上,高二尺五寸,即半摧半茂。
摧者在西北,止存下节;茂者在东南,耸于而起。
其干正圆,围如下体之半,而高不啻十余丈。
其所存下节并附之,其圆亦如耸干,得下体之半,而其中皆空,外肤之围抱而附于耸干者,其厚止寸余,中环空腹如桶,而水盈焉。
桶中之水,深二尺余,盖下将及于地,而上低于外肤之边者,一寸有五,其水不甚清,想即树之沥也。
中有蝌蚪跃跳,杓yǎo即勺水而干之则不见。
然底无旁穴,不旋踵即不及转身而水仍满,亦不见所自来,及满至肤边下寸五,辄止不溢。
若有所限之者,此又何耶?
其树一名溪母树,又名水冬瓜,言其多水也。
土人言,有心气痛者,至此饮之辄愈。
老僧前以砍木相基至,亦即此水为餐而食。
树之北,有平冈自西而东,属于石崖之峰。
即度冈之北,有洼汇水,为马鹿潭,言马鹿所栖饮者。
洼之北,则两岸对束如门,潭水所从泄也。
循冈西上半里,西大山之麓有坡一方,巨木交枕,云日披空,即老僧昔来所砍而欲卜之为基者,寄宿之茅,尚在其侧。
由此西上,可登上台,而路愈蔽,乃返由前岐东北蹑岸,半里而凌其上。
南瞰下台之龛庵,如井底寸人豆马,蠕蠕下动。
此庵遂成一画幅,其顶正如堵墙,南北虽遥而阔皆丈余,上下虽悬而址皆直立。
由其上东瞰上江如一线,而东界极北之曹涧,极南之牛角关,可一睫而尽;惟西界之南北,为本支所掩,不能尽崩戛、八湾之境也;西眺雪山大脊,可以平揖而问,第深峡中嵌,不能竟陟耳。
乃以老僧饭踞崖脊而餐之,仍由旧径下趋中台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