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其正东有山一支,巍然中悬,恰对峡门,而玉皇阁即踞其上,尚不能遥望得之,盖其内木石茸密,非如外峰可以一览尽耳。
于是缘冈脊东上一里,南与峡别,折而东北上半里,坳间有颓垣遗构,为玉峰寺废址。
玉峰者,万历初僧石光所建,药师乃其下院,而性严即其后嗣也。
其后又有一废址,曰极乐庵。
从其后复转向东南上半里,再与东峡遇,乃缘支峡东向行,古木益深。
半里,支峡东尽,乃南渡其上,复北转,共二里而得玉皇阁。
阁南向石门而遥,东临峡壁而逼,初创于朱、史二道人,有僧三贤扩而大之,今前楼之四壁俱颓,后阁之西角将仆,盖岌岌矣。
阁东有台,下临绝壑,其下有洞,为二道静修处。
时二僧及仆,俱然通“燃”
火觅泉将为炊,余不及觅洞,先从阁援石独上。
盖遥望峡后大山,上耸三峰者,众皆指为笔架峰,谓即东南清碧溪后主峰,余前由四潭而上,曾探其阳,兹更欲一穷其阴,以尽石门涧水之源,竟不暇招同行者,而同行僧仆亦不能从。
余遂贾勇直前。
二里,山石既穷而土峰峻甚,乃攀树。
三里,山树亦尽,渐陟其顶。
层累而上,登一顶,复起一顶。
顶皆烧茅流土,无复棘翳,惟顶坳间,时丛木一区,棘翳随之。
余从岭脊烧痕处行,虎迹齿齿,印沙土间。
连上数顶,始造其极,则犹然外峰也。
始知苍山前后,共峰两重:东峙者为正峰,而形如笔架者最高;西环者南从笔架、北从三塔后正峰,分支西夹,臂合而前,凑为石门。
但其中俱崩崖坠派,不复开洋,俱下盘夹箐,水嵌其底,木丛其上。
余从峰头东瞰笔架山之下,有水悬捣涧底,其声沸腾,其形夭矫,而上下俱为丛木遥罨,不能得其全,此即石门之源矣。
又从外岭北行,见其北又分支西下,即漾濞驿北之岭,西尽于漾濞桥者也。
时日色正午,开霁特甚,北瞻则凤羽之西,有横山一抹,自西北斜亘而来者,向从沙溪南望,斜亘其西南,为桥后水口者也。
剑川之路,溯之北入;南眺则潭子铺西之山,南截漾、濞二水之口,为合江铺者,大理之路,随之北来;西览则横岭铺之脊,排闼西界,北接斜亘之岭,南随合江西下,永昌之路,逾之西向;惟东面内峰巀嶪jiéyè高峻,榆城即在东麓,而间隔莫逾,一以峰高崖陡,攀跻既难,一以山划两重,中箐深陷,降陟不易。
闻此山北坳中,有大堡白云寺,可跻内峰绝顶,又南逾笔架,乃东下清碧溪。
大堡之路,当即从分支西下之岭,循度脊而上,无此中堑之箐,沐西平征大理,出点苍后,立旗帜以乱之,即由此道上也。
凭眺久之,乃循旧迹下。
三里,忽误而坠西北支,路绝崖欹,无从悬坠,且空山杳隔,莫辨真形,竟不知玉皇阁所倚之支在南在北也。
疑尚濒南涧箐中,而涧中多岐,且峻崖绝坂,横度更难,有棘则蒙翳,无棘则流圮。
方徘徊间,雨复乘之,忽闻南箐中有呼噪声,知玉皇阁在其下。
余亦漫呼之,已遥相应,而尚隔一箐,树丛不可见,路绝不可行。
盘箐之上腋二里,始得石崖,于是攀隙坠空,始无流坠之恐,而雨倾如注。
又一里而出玉皇阁之右,炊饭已寒,重沸汤而食之。
阁左少下,悬崖之间,有洞南向,下临深涧,乃两巨石合掌而成者。
洞高一丈,下阔丈五,而上合尖,其深入约及数丈,而底甚平。
其石质粗粝,洞形亦无曲折之致,取其通明而已。
洞前石崖上下危削,古木倒盘,霏烟揽翠,俯掬轰流,令人有杳然别天之想。
时雨已复霁,由旧路转北而下,三里,至玉峰寺旧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