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是阁在摘星亭之左,与七星洞前一片云同向,“一片云”
三字乃巡抚都御史许如兰所书,字甚古拙。
而稍在其南,下登者先经焉。
余昔游时急于七星,以为此轩阁不必烦屐齿,后屡经其下,见上有岩石倒垂,心艳之,至是先入焉。
则其额为歙人吴国仕所题。
“碧虚”
之名,昔在栖霞,而今此复踵之。
岂彼以亭,而此以阁耶?余啜茗其间,仰视阁为瓦掩,不见岩顶;既而转入玄武座后,以为石窟止此,而不意亦豁然透空,顶上仅高跨如梁。
若去其中轩阁,则前后通映,亦穿山月岩之类,而铺瓦叠户,令人坐其内不及知,可谓削方竹而淹断纹者矣。
阁后透明之下,复垒石为垣,高与阁齐,以断出入。
余讯其僧:“岩中何必叠瓦?”
曰:“恐风雨斜侵,石髓下滴。”
“阁后何必堵墙?”
曰:“恐外多山岐,内难幽栖。”
又讯:“何不移阁于岩后,前虚岩为门,以通出入;后倚阁为垣,以便居守,岂不名山面目,去室襟喉,两为得之!”
曰:“无钱粮。”
然则岩中之结构,岩后之窒塞,又枵腹画空而就者耶?
又讯:“垣外后山,从何取道?”
曰:“须南自大岩庵。”
此庵即花桥北第一庵,庵僧自称为七星老庵,余向所入,见后有李丽弼碑者。
余颔之,遂出,仍登摘星,由一片云〔入〕七星前洞。
〔由阁后东上数十级,得小坪,石盘其中。
遂〕北出后洞。
洞右壁外崖之上,裂窍悬葩,云楞历乱。
余急解衣攀缘而上,连上重龛二层,俱有列户疏楞、莲垂幄飏之势,其北下则栖霞洞穹然西向盘空矣。
洞外右壁古刻多有存者,则范文穆成大《碧虚亭铭》,并《将赴成都酌别七人》题名在焉。
七人即《壶天观铭》所题名字,在栖霞者,其岁月俱为乙未二十八日。
碧虚亭以唐郑冠卿入栖霞遇日华、月华二君赠诗,有“不因过去行方便,那得今朝会碧虚”
之句,遂取以名亭,《石湖铭》中所云“名翁所命而我铭之”
者也。
今亭已废,而新安吴公借以名南岩之阁,不若撤南阁以亭此,则南岩不掩其胜,而此名亦宾其实,岂不快哉!
盖此处岩洞骈峙者三:栖霞在北,而下透山之东西;七星在中,而曲透山之西北;南岩在南,而上透山之东西。
故栖霞最远而幽暗,七星内转而不彻,南岩飞架而虚明。
三窍同悬,六门各异,可谓异曲同工,其奈南岩之碧虚阁,反以人掩何!
栖霞再北,又有朝云、高峙二岩,俱西向。
此七星西面之洞也,其数共五。
下栖霞,少憩寿佛寺,乃过七星观,遂南入大岩庵。
望南岩之后,山石丛薄,若可由庵外东北而登者。
时已过午,余曰:“何不了此而后中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