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洞亦转而南,愈宏崇,游者至此辄止,以水深难渡也。
余强明宗渡水,水深逾膝,〔然无烂泥河泞甚。
〕既渡,南向行,水流于东,路循其西,四顾石柱参差高下,白如羊脂,是为雪洞。
以其色名也。
又前为风洞,以其洞转风多也。
既而又当南下渡河,明宗以从来导游,每岁不下百次,曾无至此者。
故前遇观音座,辄抽炬竹插路为志记号,以便归途。
时余草履已坏,跣一足行,〔先令顾仆携一緉liǎng双备坏者,以渡河水深,竟私置大士座下,〕不能前而返。
约所入已三里余矣。
〔闻其水潜出广东连州,恐亦臆论,大抵入潇之流,然所进周通,正无底也。
〕还过教学堂,渡一重河,上石田,遂北入杨梅洞。
先由石田涉石池,池两崖石峡如门,池水满浸其中,涉者水亦逾膝,然其下皆石底平整,四旁俱无寸土。
入峡门,有大石横其隘。
透隘入,复得平洞,宽平广博。
其北有飞石平铺,若楼阁然,有隙下窥,则石薄如板,其下复穹然成洞,水从下层奔注而入,即前烂泥诸河之上流也。
洞中产石,圆如弹丸,而凹面有蝟同“猬”
纹,“杨梅”
之名以此。
然其色本黄白,说者谓自洞中水底视,皆殷紫,此附会也。
〔此洞所入水,即岩外四山,洼注地中者。
此坞东为箫韶峰,西即斜岩,南为圣殿西岭,北为马蹄石,皆廓高里降,有同釜底,四面水俱潜注,第不见所入隙耳。
〕出洞,已薄暮,烧枝炙衣,炊粥而食,遂卧岩中。
终夜瀑声、雨声,杂不能辨,诘朝起视,则阴雨霏霏也。
此岩之瀑,非若他处悬崖泻峡而下,俱从覆石之底,悬穿窦下注,若漏卮漏斗然。
其悬于北岩上洞之前者,二瀑皆然而最大;其悬于右岩洼洞之上者,一瀑而有数窍,较之左瀑虽小,内有出自悬石之端者一,出于石底之窦而斜喷者二,此又最奇也。
二十五日静坐岩中,寒甚。
闲则观瀑,寒则煨枝,饥则炊粥,以是为竟日程。
二十六日雨仍不止。
下午,持盖往圣殿,仍由来路北逾岭,稍东,转出箫韶峰之北。
盖箫韶自南而北,屏峙于斜岩之前,上分两歧,北尽即为舜陵矣。
陵前数峰环绕,正中者上岐而为三,稍左者顶有石独耸。
盖此中古祠今殿,峰岫不一,不止于九,而九峰之名,土人亦莫能辨之矣。
陵有二大树夹道,若为双阙然,其大俱四人围,庙僧呼为“珠树”
,而不识其字云。
结子大如指,去壳可食,谓其既枯而复荣,未必然也。
两旁桫本甚巨,中亦有大四围者,寻丈而上,即分岐高耸。
由二珠树中入,有屋三楹,再上一楹。
上楹额云“舞干遗化”
,有虞帝牌位。
下三楹额云“虞帝寝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