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自排前至留口,回望龟峰,只见朝帽峰俨若一羊角插天,此西向之望也,与弋阳东面之望不殊纤毫,第此处转见一石人亭亭在旁更为异耳。
二十三日晨起,渡大溪之北,复西向行,八里,将至贵溪城,忽见溪南一桥门架空,以为城门与卷梁皆无此高跨之理。
执途人而问之,知为仙人桥,乃石架两山间,非砖砌所成也。
大异之,即欲渡,无梁。
亟趋二里,入贵溪东关,二里至玉井头,觅静闻于逆旅,犹未晨餐也。
亟索饭,同出西南门,渡溪而南即建昌道矣。
为定车一辆,期明晨早发,即东向欲赴仙桥。
逆旅主人舒龙山曰:“此中南山之胜非一。
由正南门而过中坊渡一里,即为象山,又名挂榜山,乃陆象山宋代著名理学家之遗迹也,仰止亭在焉。”
其西南二里为五面峰,上有佛宇,峰下有一线天,亦此中之最胜也。
其南一里为西华山,则环亘而上,俱仙庐之所托矣。
其北二里为小隐岩,即旧名打虎岩者也。
出小隐二里为仙桥,乃悬空架壑而成者。
此溪南诸胜之概也。
然五面峰之西,即有溪自南而北入大溪,此中无渡舟,必仍北渡而再渡中坊。
“予时已勃勃兴趣勃勃,兴不可转,遂令龙山归而问道于路隅。
于是南经张真人墓。
碑乃元时敕赵松雪撰而书者,刳kū剖开山为壁,环碑于中。”
又一里,越一小桥,由旁岐东向溪,溪流直逼五面峰下。
盖此溪发源于江湖山,自花桥而下即通舟楫船只,六十里,西北至罗塘,又二十里至此,人溪为通闽间道,其所北转皆纸炭之类也。
适有两舟舣yǐ停靠溪畔,而无舟人;旋有一人至,呼之渡,辄为刺舟用力划船。
过溪而东一里,由峰西北入其隘中,始知其山皆石崖盘峙,中剖而开,并夹而起,远近不一,离立同形。
随路抵穹岩之下,拾级而上,得一台,缀两崖如掌。
其南下之级,直垂涧底;其西上之级,直绕山巅。
余意南下者为一线天,西上者为五面峰也。
先跻峰,攀磴里许而至绝顶,则南瞰西华,东瞰夹壁,西瞰南溪,北瞰城邑,皆在指顾。
然山雨忽来,僧人留点,踉跄下山。
复从前磴南下一线天,则两崖并夹而上,直南即从峰顶下剖者,是为直峡。
路至夹中忽转而东,穿坠石之隙,复得横峡。
俱上下壁立,曲直线分,抵东而复出一坞,若非复人世矣。
由坞而南,望两崖穹岩盘窦,往往到处而是。
最南抵西华,以已从五面峰瞰视,遂不复登。
仍转出一线天,北逾一岭,二里,转而东,入小隐岩。
岩亦一山东西环转,南连北豁,皆上穹下逊,裂成平窍,〔可庐而憩。
〕岩后有宋人洪驹父书云:“宣和某年由徐岩而上,二里,复得射虎岩。”
余忆徐岩之名,前由弋阳舟中已知其为余家物,而至此忽忘不及觉,壁间书若为提撕提醒者,亟出岩询之,无一能知其处。
已而再闻有称峨嵋,在小隐东南三里者,余意其为徐岩之更名也,亟从之。
遂由罗塘之大道,过一岭,始北转入山,竹树深蒨qiān草盛之状,岩石高穹;但为释人佛教徒,僧尼架屋叠墙,无复本来面目,且知其非徐岩也。
甫欲下,雨复大至,时已过午,遂饭岩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