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那时看着汞河暂时不流了,还以为是对的,现在才知道,那和李斯刻咒鼎没区别,都是饮鸩止渴。”
峡谷深处传来一声猿啼,凄厉得像哭,接着又是两声,正好三声,与孟郊诗里“三声猿咽血沾裳”
的意境一模一样。
巴清抬起头,看着神女峰的方向,夜色里,山峰的轮廓像个沉默的巨人。
她忽然想起巫峡老人说的瑶姬治水的故事:当年巫山发大水,大禹用堵的办法,越堵水越大;后来瑶姬来了,带着神斧开了十二道峡口,把洪水引到长江里,水患就平了。
那时她以为是传说,现在才懂,瑶姬懂的,就是“道法自然”
——水要流,就给它流的路;地脉要通,就给它通的道。
她握着赤霄剑,走到最大的一块残鼎前。
鼎片上的银辉已经很淡了,铭文里的光像快灭的烛火。
她深吸一口气,缓缓松开了手——剑没有掉下去,反而轻轻悬浮在鼎片上方,剑刃上的铭文与鼎身的饕餮纹开始慢慢呼应,一道淡银的光从剑刃流到鼎身,又从鼎身流回剑刃,像一条细细的河。
那些之前被怨灵黑雾灼烧的裂痕,在银光的流转下,竟开始一点点弥合,虽然慢,却很稳。
“这……这是鼎在自己修?”
墨丁惊得后退了半步,护目镜从鼻梁上滑了下来,掉在地上发出“当”
的一声,“可墨家古籍里说,器物崩裂就像人的骨头断了,得用‘接骨胶’(墨家特制的胶,用鱼鳔和松香熬的)粘,得用外力帮……”
“是道在修。”
巴清的声音带着一丝顿悟的轻颤,指尖悬在剑和鼎之间,能感觉到那股银光里的柔和力量——不是她的巫力,不是剑的龙气,是鼎本身的气,是剑本身的魂,是地脉里自然流动的气。
它们不需要外力,只要不被强行干预,就能自己找到平衡。
就像老子说的“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真正的守护,不是把自己的意志加进去,是给万物留出自然运行的空间。
就在这时,天幕突然暗了下来。
淡紫色的云气从神女峰的方向涌过来,像一块巨大的纱,把天上的星子都遮住了,只有紫微垣的位置,还透出一点微弱的光。
巴清腕间的汞泪印记突然灼热如焚,比刚才异星出现时还要烫,赤霄剑的嗡鸣也变得震耳,剑身上的铭文竟脱离了剑体,化作无数细小的银点,像一群萤火虫,朝着云层的方向飞去——那里,有什么东西正在酝酿,比异星、比银辉、比鼎的自愈,都要惊人。
【三:流星书篆,自然为章】云气散得比涌来时更快,像被一只无形的手掀开了。
第一缕光透出来时,巴清下意识地眯起了眼——那光不是星光的冷白,是温润的琉璃色,从紫微垣的方向洒下来,把整个巫山都染成了淡紫。
紧接着,七颗流星从紫微垣里同时滑了出来,一颗接一颗,像一串被线牵着的珠子。
第一颗是赤色的,尾迹拖得很长,像蛟龙的尾巴在夜空里扫过,光带里能看到细小的红色光点,是蛟龙气的样子;第二颗是青色的,光带像鼎身的纹路,一圈圈绕着,泛着青铜的冷光;第三颗是白色的,光带像汞珠在流动,散着细碎的银辉;第四颗是黄色的,像土的颜色,沉稳厚重;第五颗是黑色的,像墨,却不压抑,透着温润;第六颗是紫色的,像崖边的紫藤花,柔和;第七颗是金色的,最亮,光带把前面六颗的颜色都裹了进去,像一道七彩的虹。
,!
“是‘星气交感’!”
墨丁的声音里满是敬畏,他慌忙从怀里掏出墨家的“天枢盘”
——这盘是用整块黑曜石做的,盘面刻着二十八星宿的位置,用的是“错银工艺”
,星点都是用银片嵌进去的。
他把天枢盘放在地上,盘上的银点立刻和天上的流星呼应起来,发出淡淡的光,“先师的笔记里写过,‘星气交感’是千年难遇的异象,只有当人、器、地、天四者都顺了道,星辰才会把自己的气降下来,和地上的物呼应。”
七颗流星的光带在天幕上转了个圈,然后开始慢慢凝聚。
赤色的光带先动,在半空里凝成了一个“道”
字——笔锋苍劲,和戍嗣子鼎上的铭文很像,落笔的地方还带着一点龙纹的暗痕,是赤霄剑里龙气的印记;接着是青色的光带,流动着凝成“法”
字,笔画婉转,像巫峡的江水,弯弯曲曲却很顺;然后是白色的光带,散漫地聚在一起,没有刻意的笔画,却自然天成地成了“自”
字,像星轨的形状;最后是七彩的光带,交融在一起,柔和地化作“然”
字,每个笔画里都能看到前面六种颜色的影子。
“道——法——自——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