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一:铜铎泣血?围城惊变】蜀地的暮色总是给人一种独特的感觉,它仿佛被丹砂矿所浸染,带着一抹绯红的色彩,就像是凝固的血液浸透了黛色的山峦一般。
这种景象让人不禁想起古代的传说和故事,仿佛这片土地上隐藏着无数的秘密和神秘。
而在怀清台的檐角,那青铜铎却突然发出了一阵锯齿般的哀鸣。
这声音绝非风动所能引起,因为它的铎舌上铸有墨家的“地听”
机关。
只有当地底传来特定频率的震动时,这个机关才会被激发,从而发出如此泣血般的颤音。
这阵哀鸣在暮色中回荡,让人毛骨悚然。
它似乎在诉说着什么,也许是地下隐藏的某种危险,或者是一段被遗忘的历史。
无论是哪种可能,都让人对这片土地充满了好奇和敬畏之情。
守台吏长墨鸦正擦拭案上的青铜符牌,指腹刚触到符面凹陷的“清”
字秦篆,全身寒毛便竖了起来。
这枚铜符是三年前巴清亲授,符芯嵌着三十六根细如发丝的汞银线,与怀清台地基的机关脉络相连,一旦触发最高警报,符牌便会烫如烙铁。
他反手将符牌按在腰间革带,靴底踏过青石台阶的声响在空荡的回廊里格外清晰,每一步都踩着墨家传下来的警戒步法——足尖先落,足跟轻抬,避免触发台内的防御暗弩。
望楼顶层的风卷着山雾扑面而来,墨鸦扶住斑驳的木栏,喉头骤然发紧。
五里坡的竹林被生生碾出一条通路,黑衣劲旅以鱼鳞阵缓缓推进,甲叶在残阳中反射出冷硬的光。
最前排的士兵手持三丈长戟,戟尖缠着浸过油脂的麻布,显然是准备火攻的先锋。
旗幡在风里抖得猎猎作响,中央“李”
字暗纹用银线绣成,边缘却缀着极细的楚式云纹——那是李斯直属郎卫的标识,当年盐道截杀案里,死者咽喉的伤口正是这种郎卫戟造成的(第12章伏笔)。
“吏长!
西角门地砖在动!”
亲卫阿衡的嘶吼刺破暮色,他的声音里带着哭腔,“是‘地听蚁’!
那些虫子咬穿了青石!”
墨鸦奔至西角门时,阿衡正举着铜灯往地面照。
三尺见方的青石板已裂开指宽缝隙,黑汞从缝里渗出来,遇空气便凝成细碎的珠,滚落在地发出清脆的声响,像无数双窥视的眼。
这是巴清特制的“示警汞”
,一旦有金属器物在地底移动超过三尺,汞液便会从台基的暗槽渗出。
他忽然想起三天前巴清从咸阳密道送来的密信,信末用朱砂画着只衔剑的玄鸟——那是巫咸国的警示符号,意为“灭顶之危”
。
“巴主临走前说,若见黑汞凝珠,即刻启动‘焚书’程序。”
墨鸦的指尖划过腰间的青铜令牌,“阿衡,带十个人守第二层回廊,用‘流火弩’拖延时间,剩下的人跟我进密室。”
怀清台第三层密室藏在“坤”
位卦象之后,需转动墙角的青铜凤鸟雕像才能开启。
石门缓缓滑开时,三十六个青铜齿轮正随着地底传来的震动微微颤鸣,齿轮边缘刻着的甲骨文在灯光下忽明忽暗。
案上摊开的《鼎书》残页还留着巴清的指痕,她的食指第二关节有块老茧——那是常年握采矿锄留下的印记,当年在巴郡丹砂矿初次见面时,墨鸦便记住了这个细节。
残页边缘的汞线勾勒出豫鼎的埋藏方位,标注着“石马门”
三个小字,那是楚地最隐秘的丹砂矿穴,相传是巴清外祖父景颂的祖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