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张鲸说:“太监嘛,只要有旨不许再入,他哪敢?”
张四维也很讨厌冯保这个张居正的遗留产品,指示御史李植、江东之弹劾冯保在永宁公主(明穆宗第四女朱尧姨,李太后所出)选婚的事情上,收受富户梁国柱一万两贿金,隐瞒了其子己患重病的情况,迎娶了公主。
结果婚后一个月梁公子就死了,害苦了公主。
明神宗收到弹章,顺势贬冯保为奉御,南京闲住,第二年就郁郁而终。
其弟冯佑、侄子冯邦宁均官至都督,都免官下狱,最后死在狱中。
朝廷抄没冯保的家产,抄出来金银百余万,珠宝大致同等价值,此外还有大量的名家字画、古琴等艺术品价值连城。
事实上,冯保的财产恐怕远远还不止这么多。
冯保被发配南京,李太后肯定要过问。
明神宗敷衍道:“老奴被张居正蛊惑,没什么大过失,去去就召回。”
不久潞王(明穆宗四皇子朱翊缪)结婚,珠宝一直备不齐,李太后很奇怪,明神宗说:“近年来无耻臣僚大量收购珠宝,送给张居正、冯保两家,导致市价暴涨,皇室都买不起了呀!
李太后说:“不是己经抄家了吗,应该把这些珠宝抄出来才对呀!”
明神宗只好又说:“这老奴狡猾,先转移了财产。”
于是也只好再深查冯保的财产,结果捅了马蜂窝,查出锦衣都督刘守有及其下属张昭、庞清、冯昕确实在抄没过程中私吞了大量财产,均获罪。
但此事又给了明神宗另一个思路,本来锦衣卫抄出冯保的家产己经够多,谁知还是被隐没了不少的结果!
冯保的不少宝贝都是张居正送的,那张居正自己得有多少啊?当时财政相当紧张,明神宗渐渐动了抄张居正家的念头。
多种因素综合在一起,最终促使明神宗下定了清算张居正,籍没其家的决定。
客观地说,张居正被清算有诸多因素,但如果他像海瑞那样两袖清风,明神宗也犯不着对一个死人大动干戈。
张居正贪婪过甚,积财太多,勾动了明神宗的贪欲,才是最关键的一个因素。
明神宗诏夺张居正官、谥,遣司礼太监张诚、刑部右侍郎丘構率大批锦衣卫、给事中前往江陵抄家。
荆州地方官得知情况,一反前一天对张家的谄媚讨好,突然变得穷凶极恶,为防张家人逃走,居然把门封起来,等到抄家队开门时,己经饿死十几个了!
抄家队在江陵抄出来黄金万两、白银十余万两。
另一个战场是张居正在北京做官的几个儿子身上。
长子张敬修时任礼部主事,熬不住拷打,承认了有三十万两藏在曾省吾等张居正亲信家中,之后自杀。
张居正的弟弟都指挥使张居易、次子翰林编修张嗣修、三子翰林修撰张懋修状元均被流放。
之后,朝臣们就张居正的罪行展开了激烈辩驳,继续攻击他的不少,但其实维护他的人也有。
最终,朝廷诏夺张居正一切官、谥、赠、赐、诰、封,以罪状示天下,还说明本来应该开棺戮尸,但姑且免之。
很多人对张居正及其家人遭到的惨痛打击深表同情,认为张居正作出这么伟大的贡献,却遭如此结局,非常令人痛心。
其实除了改革,张居正还在军事和外交上都有一定的建树,但我想这些都不是重点,重点只在于不管你有多么伟大的功绩,都不是破坏政治规矩、贪污腐败的理由。
更何况,张居正这个伟大的改革家相当值得商榷。
张居正死后六十年,明朝就覆灭了,有人说这是因为大明病体沉疴,积重难返,张居正改革续了几十年的命,己经很了不起了,他仍然是伟大的改革家。
这种解释好比做了一台手术后病人很快就死了,但你却说病人本来就没救了,医生己经让他多活了一会儿,这台手术依然是非常成功的,医生妙手回春,堪与扁鹊、张仲景、李时珍比肩!
这种逻辑对于受过现代高等教育的人来说相当难以接受。
平心而论,张居正在理财方面算得上一个能吏,解了财政上的一时之急,但说为王朝续命就过了。
事实上,南宋和明朝都有不少人尖锐地指出,王安石改革是“靖康之难”
的罪魁祸首,明末也有不少人隐晦地指出张居正将慢性病的大明一脚踢进了重症监护室,只是当时还没身亡,不好意思把话说那么明。
所谓改革,就是打破旧有利益格局,释放活力。
但张居正的改革措施其实大多是打破旧有利益格局,形成全部倒向自己的新有利益格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