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而今陈汝言当了不到一年尚书,竟得了这么多贿赂!
你力主杀掉于谦,举荐这样的人?”
石亨非常羞赧。
李贤更是敏锐地察觉到皇帝表露出想念于谦的心思,或许己经在思考夺门之变的本质。
于是李贤趁有一次明英宗闲时重提夺门的话题,分析道:“其实此事最多可称迎驾,岂能叫‘夺门’?这天位本是陛下固有,‘夺’多不好听啊!
而且当时所幸是成功了,万一事机泄露,石亨等死不足惜,却置陛下于何处?”
明英宗不由得心中一凛。
李贤察言观色,接着说:“其实廊王己经临终,等他死了,群臣自然会表请陛下复位,哪需要搞这些事儿?石亨他们只不过是想以此邀功而己。”
明英宗还不信,又说当时于谦、王文、张永等人谋立其他人为帝,景泰帝死了也未必轮到自己复位。
李贤微微一笑:“他们谋立了谁,请来一问便知。”
明英宗急忙找到当时传言要被谋立的几个人选诸如襄王等问对,立时辨明,绝无此事,均系石亨、曹吉祥故意放出的谣言。
至此明英宗终于恍然大悟,复位本是天经地义,夺门完全没有必要,反倒増加一层造反失败的危险,石亨、曹吉祥为了自己的富贵,押着明英宗在鬼门关前走了一遭!
其实这个道理旁人来看本不复杂,但明英宗身在局中,一直认为自己能复位确实是夺门夺回来的,对石亨、曹吉祥感恩戴德,不做他想。
旁人也没有机会分析给他听,分析了也听不进去,毕竟人一听到大恩公的坏话自然就会抵触。
所以有些人是在机会并不合适的时机出手,比如杨瑄便是凭一腔热血,在石亨、曹吉祥最受宠时发难,而且毫无保留,一下子把本方的底牌打光,这是严重缺乏斗争经验的表现。
李贤不直接攻击石亨、曹吉祥的贪腐行径,而是先从动摇其恩宠做起,先让明英宗能听得进去石亨的坏话,再找机会分析清楚夺门之变的本质,使石亨、曹吉祥失去最大的靠山,再来慢慢找具体的案件定罪不迟。
明英宗将石亨以夺门之功举荐的四千多人尽数革职,此后他的败亡就只是时间问题了。
有一天,明英宗登翔凤楼望远,见紫禁城不远有一座异常宏伟壮丽的府邸,似乎己经逾越了大臣的规制,问是谁家。
恭顺侯吴瑾在身边,其实他知道是石亨的府邸,却故意说:“这必然是王府。”
明英宗不信。
吴瑾说:“不是王府的话,谁敢僭越逾制到这种程度?”
明英宗微微点头不语,只是派出锦衣卫开始暗中调查石亨的不法行径。
天顺三年(1459年)八月,锦衣卫密奏石亨之侄大同总兵石彪有不法行径。
石家军权太盛,本来就令人侧目,明英宗趁机封石彪为侯,但召回京师。
大同是石亨发迹的根基,岂肯轻易放弃。
石彪指示心腹千户张斌带五十员将领到宫前请愿,要留石彪镇守大同。
明英宗觉得有诈,令锦衣卫将张斌收入诏狱拷问。
石亨有点害怕,主动去御前请罪,请求这事儿就这么算了,石彪也不再谋取留守大同,但请不要杀张斌,将其免官放归田里可好?明英宗这回却没有答应,而是将石彪也收入诏狱调查,结果在石彪家里抄出来蟒袍龙衣等大量违制物品,该当死罪。
明英宗将石彪收押,又免了石亨的职,这时才来深议“夺门”
之事,追宄石亨党羽,但凡石亨引荐的官员一律罢免,朝政为之一清。
虽然“夺门”
这个功劳不算了,但石亨毕竟在此前战功卓著,明英宗还是赦免其罪,令其回家闲住。
然而,恰如徐有贞因为谗杀了于谦,不容于天下士子,再难起复,石亨更是很多人必杀之而后快的对象。
锦衣卫不断收到致命的举报,称石亨之前有各种谋逆行迹。
比如石亨当大同总兵时有一次入京经过紫荆关,对左右说:“严守此关,据守大同,京师无可奈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