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中耳炎若不能早期发现和治疗,会影响孩子的智力、听力和语言能力的发育,甚至引起听力损失。
感冒后出现中耳炎的孩子50%以上都不到5岁。
所以,当孩子出现持续的耳朵疼的时候,家长一定要带孩子及时就医。
小儿感冒后容易发生鼻窦炎
许多小孩感冒几天后,烧退了,症状减轻了,却开始鼻塞或流黄鼻涕,持续十多天都不好,甚至又出现高烧,这就可能是病毒性感冒后继发细菌感染鼻窦黏膜,引起鼻窦的炎症反应。
鼻窦炎的发病特点是先好转,后加重,症状特点是鼻涕黏稠,很难流出。
患鼻窦炎的孩子往往鼻子被脓鼻涕堵得严严实实,只能张嘴呼吸,有的还出现咳嗽、面部疼痛等症状。
鼻窦炎有时可引起严重后果,特别是体温持续超过39℃的情况,孩子可能会出现面部和头部突然剧烈疼痛,或视物困难或复视,思维不清晰,单眼或双眼肿胀或发红,严重的还可能出现呼吸困难、颈部僵硬等危象。
出现这些情况的时候,千万不要自行给患儿用感冒药或抗过敏药或抗生素,正确的做法是及时去医院就医,否则会加重病情。
小儿感冒后容易发生肺炎
小儿感冒除可能发展成鼻窦炎、中耳炎外,更易发展为重症的呼吸道感染,如肺炎、支气管炎。
致病源可能是鼻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副流感病毒、甲型流感病毒,及新型冠状病毒等。
因为许多病毒可进入鼻腔、口腔、咽部或气道,引起感冒症状,如打喷嚏、流鼻涕、咳嗽、咽痛、头痛、发热。
当孩子感冒症状持续时间超出了普通感冒的预期时间(两周),而且症状不但不改善反而加重,就应考虑其他诊断了,包括肺炎、支气管炎等。
肺炎是一种肺部感染,可由细菌或病毒引起,5岁以下的小儿肺炎更可能由病毒引起,5岁以上的儿童肺炎多由细菌引起。
也就是说,孩子年龄越小,病毒性肺炎的可能性越大;孩子年龄越大,细菌性肺炎的可能性越大,轻则咳嗽和发热,重则呼吸困难,对于婴幼儿尤为难治。
6个月至5岁的婴幼儿肺炎主要由病毒感染引起,在出现肺炎之前都会有上呼吸道症状,即感冒在先。
治疗病毒性肺炎有一个原则,无论急性起病还是缓慢起病,只要是病毒引起的,都不能用抗生素治疗。
治疗病毒性肺炎同时还有一个问题——没有特效西药。
也就是说,病毒性肺炎西医无药可治,医院一般只给一些支持治疗,所谓支持治疗就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对症治疗。
只有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肺炎才有奥司他韦这一种特效药。
5岁以上儿童的肺炎主要由细菌感染引起。
细菌性肺炎的最常见原因是肺炎链球菌,其次是非典型病原菌,如支原体、衣原体等。
治疗肺炎链球菌引起的肺炎,现在已经有了非常有效价廉的抗生素——阿莫西林(青霉素类)。
治疗非典型病原菌引起的感染,也有了特异性强的抗生素——阿奇霉素(大环内酯类)。
3.急性发热
用科学术语说,急性发热是指发热在2周以内,体温升高超出一天中正常体温波动的上限。
感染性发热大多起病急、病程相对较短,故多为急性发热或短期发热。
绝大多数为病毒感染所致,为自限性,多喝热水即可自愈。
对大多数发热儿童来说,开始发热后的7天内,若发热病因明确,即可开始针对性治疗;若普通病毒感染(感冒)则是自限性的,发热3~5天后,体温会自行恢复正常。
有些严重感染早期诊断困难,儿童的病情变化又快,如果延误诊断与治疗,可能造成严重并发症,包括各种严重细菌感染、各种病原体感染的肺炎、泌尿系统感染、胃肠炎等,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可能带来严重后果,包括残疾甚至死亡。
小儿严重的细菌感染包括脓毒症、败血症、菌血症、细菌性脑膜炎、细菌性肺炎、细菌性泌尿系统感染、细菌性胃肠炎、皮肤软组织感染、化脓性骨髓炎、化脓性关节炎和中耳炎等。
小儿严重的病毒感染包括疱疹病毒感染、病毒性脑炎、病毒性脑膜炎、手足口病、川崎病等。
三、非感染性发热
非感染性发热是指发热不是因为感染引发的,没有引起感染的致病菌,与病毒、细菌或真菌都没有关系,即引起发热的不是外因,而是内因,多与自身的免疫反应有关。
非感染性疾病引起的发热也很多,可能源于变态反应性疾病,如风湿热、药物热、疫苗反应等;或结缔组织病,如红斑狼疮、皮肌炎等;或大量组织坏死或破坏,如大面积烧伤、急性溶血、血管栓塞、白血病、恶性网状细胞增生症、霍奇金病、恶性淋巴瘤及其他恶性肿瘤等。
另外还可能是甲状腺功能亢进、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先天性外胚层发育不全、暑热症、间脑综合征、脑出血等原因造成的。
常见的小儿非感染性发热疾病,主要有Still病、肿瘤热和药物热,较少为自身免疫性和自身炎症性疾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