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脉冲的激发下,它缓缓苏醒,开始向地球发送一段长达三百小时的纪录片:
《疼痛的价值》。
影片由一百位诺贝尔奖得主联合策划,讲述人类如何在苦难中创造哲学、音乐、医学与爱。
最后一幕,是一位白发科学家面对镜头说:“如果我们连悲伤都不能承受,那文明就不配称为文明。”
全球陷入震荡。
三个月后,在瑞士日内瓦湖畔的临时大会上,“文明共感观察局”
正式解散。
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松散联盟??“人类情感自治网络”
,简称HEAN。
它不设领导机构,不制定统一规则,唯一的宗旨是:
>**“保护每个人体验真实情感的权利,无论那感觉是喜悦还是痛苦。”
**
阿依古丽没有出席大会。
她回到了新疆的老牧场,住进阿里姆少年时居住的土坯房。
每天清晨,她都会走到村口那棵重生的橄榄树前,放下一杯牛奶,轻声说一句:“今天,我又替你看了这个世界。”
树影婆娑,风穿过叶隙,仿佛有人在低语。
某个夏日黄昏,一群孩子跑来找她,手里捧着一台破旧的电视机,屏幕布满雪花。
“奶奶,我们想看‘心锁’的故事,可网上搜不到完整的版本。”
阿依古丽笑了笑,从床底拖出一个铁皮箱,里面是一摞老式录像带,标签上写着:《我们的时代》。
她插上电源,按下播放键。
画面闪烁几下,出现了1977年的村庄:年轻的她坐在油灯下写信,窗外星空璀璨。
镜头缓缓拉远,一颗人造卫星划过夜空,留下一道银色轨迹。
画外音响起,是阿里姆的声音:
>“也许未来的人会觉得我们愚蠢,为了自由付出太多代价。
但请相信,正是这些疼痛、犹豫、争吵与泪水,才让我们确信自己活过。”
孩子们安静地看着,有的偷偷抹泪,有的攥紧拳头,还有的仰头望着真实的星空,仿佛在寻找那颗最初的“守夜人”
。
阿依古丽坐在门槛上,望着远方。
她知道,战斗从未结束,也不会结束。
驯化与觉醒的拉锯将持续千年。
但她也明白,只要还有人愿意在晴朗的夜晚熄灭电灯,抬头仰望星辰;只要还有人在爱人离去时不逃避悲伤,而是放声痛哭;只要还有孩子问出那一句:“如果我们不怕疼,是不是就能更勇敢地去爱?”
那么,火种就还在。
风起了,吹动她的白发,也吹动远处麦田起伏如海。
她轻轻地说:
“阿里姆,你看,他们都学会了点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