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唱完,他放下吉他,认真地说:“谁想学?我可以一个音符一个音符教你们。”
一只、两只……慢慢地,十几只手举了起来。
而在南方某座城市的精神病院康复区,一位患有重度社交恐惧症的女孩正尝试完成她的“第一次公开表达”
。
她不能说话,也不能写字,但她喜欢画画。
治疗师给了她一块电子画板,连接着医院公共屏幕系统。
她花了整整三天,一笔一划绘出一幅图:一片黑暗森林中,有一扇小小的门,门缝透出微光,门外站着许多人影,全都竖着耳朵。
她为这幅画命名:《我想被听见》。
作品展示当天,整栋楼的人都停下脚步观看。
护士站收到数十条留言:
>“我也觉得世界很黑,谢谢你画出那道光。”
>“你画的那些人,是不是也在等我们开门?”
>“今晚我能抱着这张画像睡觉吗?”
院长当场决定,将这幅画制作成院内导览地图封面,并申请加入“城市心灵艺术巡展”
。
更令人意外的是,几天后,一位盲童学校的老师联系医院,提出合作意向:“我们的孩子看不见颜色,但他们能通过触摸感知线条。
能不能把这幅画做成浮雕版,让我们带回去?”
项目迅速落地。
当盲童们用指尖抚摸那扇“门”
的轮廓时,一个五岁的小男孩突然抬头问:“老师,门后面的声音,是不是很温暖?”
老师怔住了,随即蹲下身,握住他的手贴在自己胸口:“你现在摸到的,就是声音的心跳。”
时间进入五月,一场名为“听?见”
的大型公共艺术展在十个城市同步开幕。
展览核心是一件互动装置:一面高达十米的透明墙,参观者可对着麦克风说出一句从未说出口的话,声音会被即时转化为彩色光波,投射在墙上,与其他人的“心声”
交织成一片流动的星河。
有人对着话筒说:“妈妈,其实我知道你生病了,我只是不敢问。”
有人低声呢喃:“我喜欢同性,但我怕毁了这个家。”
还有人崩溃大哭:“我得了抑郁症,可我一直笑着说没事。”
每一句话都被接纳,每一道光都被点亮。
没有人评价对错,没有人在意身份。
保安大叔听完一位白领讲述职场性骚扰经历后,默默递上一杯热水;小学生听完老人诉说孤独养老之苦,拉着妈妈说:“以后我们要常去看爷爷奶奶。”
展览第七天,一名男子连续三天前来,每次都站在角落默默聆听。
第四天,他终于走向麦克风,声音沙哑:
“十年前,我举报了一个同事贪污。
他被判了刑,我也升了职。
可我心里一直不安。
因为他有个重病的女儿,而我也有个女儿……我常常梦见她指着我说:‘是你害我爸坐牢的。
’”
他说完,转身离开,没有停留。
但第二天,有人发现他在展厅义务担任引导员,帮助行动不便的老人使用设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