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然后,她轻声说:“我今天拆了帐篷的帆布,缝了一面旗。
白色底,中间画了耳朵的形状。
明天,我要把它升起来。
不是为了求救,是为了告诉风:我们在这里说话,请路过的时候,捎一句给世界。”
录音结束。
李念坐在黑暗中,久久不动。
她知道,这面“耳朵旗”
不会出现在任何新闻里,也不会被卫星拍到。
可她相信,风会看见,山会记住,大地会悄悄传递。
她将这段音频设为循环播放,躺下入睡。
梦里,她看见无数面耳朵旗在世界各地升起,像一朵朵白色的花,开在废墟之上。
第七天,她来到云南边境的一个傈僳族村落。
这里的孩子大多听障,靠手语交流。
村里的教师是个五十岁的妇人,见到李念时红了眼眶:“我们试过智能手语翻译机,可孩子们打出的‘孤独’‘害怕’‘想妈妈’,机器总是识别成‘吃饭’‘睡觉’‘天气好’……好像他们的痛苦,根本不该被听懂。”
李念走进教室,孩子们围坐一圈,用手语交谈。
她看不懂,却能感受到那种无声的温度。
她掏出随身听,按下播放键,把磁带里孩子们的声音放给他们听。
起初,他们只是好奇地看着机器。
可当那个小女孩说“我现在敢举手回答问题了”
时,一个男孩突然抬手,打了一串快速的手语。
老师翻译:“他说,他听见了。
不是用耳朵,是用心。”
李念鼻子一酸。
她忽然想到什么,从包里取出水晶存档箱??那是阿木用过的原型机。
她对着空气轻声说:“我想学手语。”
三秒后,机器投射出一道光纹,在墙上缓缓形成一幅动态图像:一只虚拟的手,正在打出“你好”
二字。
教室瞬间安静。
下一刻,所有孩子同时起身,整齐划一地打出同一句话:
“欢迎你,能听见沉默的人。”
那天下午,李念留了下来。
她开始学习手语,也教孩子们用声音表达情绪??哪怕只是尖叫、哭泣、或者大笑。
她告诉他们:“你们的声音,从来都不需要完美,只需要真实。”
晚上,她收到张维的消息:
>“李老师,伊犁那个六岁女孩的母亲找到了。
她说,女儿画的‘分你一半妈妈’,让她重新站了起来。
她现在在社区做心理志愿者,专门陪失去孩子的母亲说话。”
>“还有,甘肃聋哑学校的陶笛,被人带到南极科考站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