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玄奘本人也感到自己并没有完全阐述透彻自己的理论,于是就写成《会宗论》三千颂,将各宗的见解融会贯通并阐述明白,玄奘把《会宗论》呈给戒贤大师等人审阅,获得大家的一致赞赏。
师子光觉得脸上无光,就到菩提寺去找来他的同学当救兵,这人就是东印度的高僧旃陀罗僧诃,师子光原本想要一雪前耻,不料旃陀罗僧诃一到玄奘面前就被玄奘的学识和威名所震慑,一句话也对不上来。
结果这次挑战不但没能驳倒玄奘,反而使他的声誉更高。
除了像师子光这种来自大乘教本身的论难以外,还经常有小乘教和其他教派向玄奘挑战。
当时由于戒日王支持大乘教,使得小乘教徒常感到不满,他们纷纷反对说大乘教不是释迦牟尼真正的教义,而且这样的攻击,在某个角度上说也确实是事实,但大乘教自有它产生的原因和价值。
戒日王在大乘教中心的那烂陀寺旁,建造一个高十多丈的铜制精舍,也算是对大乘教的一种肯定,这种偏爱让小乘教徒们一直耿耿于怀,所以当戒日王为了远征东印度的恭御陀国而路过乌荼国的时候,乌荼国的小乘教徒们就来到戒日王面前,冷嘲热讽地说:“据说国王在那烂陀寺兴建一座铜制的大精舍,规模宏伟无比。
既然精舍可以建在那烂陀寺,何不干脆建在迦波釐外道的寺旁?”
这些话很具有侮辱的意味,因为所谓“迦波釐”
,是婆罗门教的一个支派,婆罗门已经是异教了,这个支派更是异教中的异教,是一个很极端的苦修教派。
“迦波釐”
的意思就是把死人的头骨系在头上,也有信徒把头骨直接套在脖子或手上。
他们还有一个令人恶心的行径,就是故意住在火化场的骨灰堆里头,正常的人大概都不会这么做。
乌荼国的小乘徒们把大乘教与这些人相提并论,让戒日王很生气,戒日王问道:“你们为什么说这种话?”
他们回答说:“因为那烂陀寺那帮人信奉的那一套,和迦波釐那种空花外道根本就没什么不同!”
所谓“空花”
是说有如眼睛有疾的人,老是看到空中有花。
这不过是众生妄想出来的现象,即“一翳(眼球上生出障蔽视线的膜)在眼,空华(花)乱坠”
。
佛经上还说:“用此思惟,辨于佛镜,犹如空华(花),复结空果。”
从前南印度王灌顶的老师般若毱多曾撰写了《破大承论》七百颂。
小乘教徒们都欣喜若狂,把这本书视为珍宝,这回他们又把它拿出来给戒日王看,说:“这就是我们所信仰的要旨,我们倒想看看有没有大乘教的人能攻破一个字!”
戒日王心想,这些人如此狂妄,实在是不知天高地厚,于是对他们说:“有一只狐狸跑到老鼠群里,夸口说它比狮子还强大,等到真正的狮子来时,狐狸又被吓得跑掉。
你们还没见到真正的大乘高僧,就自认为小乘最了不起,只怕真正的大乘高僧来了,你们也像狐狸一样逃得无影无踪!”
小乘教徒们不肯服输,就说:“既然这样,何不召集大乘高僧到此地来,与我们较量较量!”
戒日王当场答应了众人的要求,当下修书一封,派专使送到那烂陀寺给戒贤大师。
信中写到,那里的小乘教徒坚持己见而诽谤大乘,戒日王认为他们的理论不可靠。
现在小乘教徒在他面前提出挑战要求,那烂陀人才辈出,希望能够派遣精通本宗和他宗理论、兼省内外者四人,前来乌荼国与小乘派辩论。
戒贤大师看完信以后,连忙召开僧众大会讨论,结果选出了海慧、智光、师子光和玄奘四人前往。
这个决议宣布以后,海慧等人因为自知学养不足而感到害怕,唯有玄奘自信满满,非常笃定,看到其他人的忧虑之情溢于言表,玄奘就对他们说:“你们不必忧愁,关于小乘三藏,我在国内和在迦湿弥罗国停留时都已经学习过,想要用小乘教理论来攻破大乘教义,我认为绝没有可能。”
然后他又说了一句很令三位高僧感激的话:“就算万一我辩输了,是我这个支那和尚丢脸,不关各位的事。”
师子光等人听了,胸中的压力舒解了不少,因为万一输了,自有人承担,如果赢了,他们则与玄奘共享光荣。
然而就在几人准备期间,戒日王又遣人送信通知他们,参加辩论的事情不急于一时,请决定前来的人暂时不要出发,以后再另行通知。
众人不知道什么原因,不过戒日王在征战途中,这种情形应属难免。
有人说释迦牟尼的佛教,就是婆罗门教的革新派的禁欲和享乐两个极端主义间的中庸之道。
快乐主义者又称顺世派,在他们的教义中,宇宙间唯有地、水、火、风四大要素才是真实存在,人也是由这四要素构成。
在这一点上它和佛教是一样的。
佛经上说我们的身体是由地、水、火、风相合而成,人死后,毛发、指甲、皮肉、筋骨、脑髓等都还原为地;唾涕、血液、痰、泪、精气等都还原为水;身上的暖气还原为火;力气还原为风,如此一来,则原来的“妄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