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当张岱还在裴光庭家里耍弄茶艺的时候,武温?也早受李林甫的引见来到了宇文融的家中,并且和宇文融之子宇文宽相谈甚欢。
“武君既也加入进来相共谋事,那张岱必难再有招架之力!
届时将其飞钱夺来,我等均分此...
夜阑人静,长安城外的更鼓已响过三巡。
裴府东厢偏院一间低矮耳房内,烛火摇曳,映得墙上人影如鬼魅般晃动。
阿顺蹲在门后,手中攥着一块浸了油的麻布,耳朵紧贴门板,听着里头细微的动静。
片刻后,脚步声响起,张岱推门而出,面色冷峻,衣襟上还沾着些许香灰。
“烧干净了?”
他低声问。
阿顺点头:“连灰都刮起来埋进了后园枯井,那锦囊上的金线符咒一丝不剩。”
张岱微微颔首,目光却未放松。
他知道,那锦囊中所藏并非寻常物什??而是当年渤海公亲授的一道密符,据传乃玄宗早年赐予孔思敬的“紫宸信令”
,可在紧急时刻直通内廷,绕过宰相与宦官直达御前。
此符从未现世,连李林甫也仅听闻其名而不知其形。
如今他命阿顺取回,又立刻焚毁,实为断尾求生之举。
风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
他虽助李林甫布局弹劾宇文融,可心中始终悬着一把刀:武氏那日离去时的眼神,太过幽深,仿佛早已看穿一切。
而那只飞向皇城的灰羽鸽子,更是令他脊背发凉。
翌日清晨,朝会未开,宫门已乱。
消息自禁中传出:玄宗阅罢严挺之奏章,怒掷于地,当场命高力士召集群臣议事。
然就在中书省准备立案之时,大理寺少卿崔?竟当庭呈上一份反状,指控严挺之所引账册“多有篡改,来源不明”
,并称其中有数处地方官印系伪造,疑为蓄意构陷朝廷重臣。
更为惊人的是,崔?还拿出一封所谓“湖阳王旧部”
密信,言及渤海公孔思敬曾私授兵符、暗联宗室残余,图谋复辟李唐旁支,意图动摇国本!
满殿哗然。
李林甫立于班列之中,面无表情,唯有指尖轻轻敲击玉笏,节奏极缓,却透出杀机。
他知道,这是冲着孔思敬来的,也是冲着他来的。
若此事坐实,不仅渤海公将身败名裂,连带他自己也会因“结党营私、勾结清流”
而遭清算。
而最可怕的是,这封密信的笔迹虽经伪装,但他一眼便认出,竟是出自裴府旧吏之手??那人三年前已被遣返原籍,如今却突然现身,且供词条理清晰,毫无破绽。
“必是有人授意。”
散朝后,他在马车上对张岱低语,“而且,此人熟知我府中人事脉络,甚至能调动早已离京之人作伪证……除非,她在裴家经营已久。”
张岱沉默良久,终是开口:“姨母近来可有异动?”
李林甫冷笑:“她昨夜请了法师入宅,在西院设坛驱邪,说是梦见先祖托梦,言家中将有血光之灾。
我本不信这些神神道道的东西,可今晨却发现,我书房抽屉里的几份旧档不见了??正是开元初年核查湖阳王身份时的部分记录。”
张岱心头一震。
那些档案,按律应由御史台存档,但当时裴光庭为防泄密,私自抄录副本留存家中。
若这些资料落入他人之手,再稍加篡改,便可轻易编织出一幅“渤海公与裴家共谋扶立旁支”
的图景。
届时,别说孔思敬难逃罪责,便是整个裴氏一门,也将被扣上“逆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