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御制诗应算是中国诗歌中特殊的一种。
乾隆皇帝御制诗一万多首,这数量超过了历史上任何一位大诗人。
尽管中国的统治阶级爱好诗歌,但爱诗与爱诗人是两码事。
历史上,爱诗人的皇帝不多,但给诗人制造苦难的皇帝却枚不胜举。
远的不说,就说开创新中国的毛,他自己是一位优秀的诗人,可是,这并不妨碍他无情打击胡风、艾青等数以万计的诗人、作家。
统治者为巩固自己的政权而残酷迫害手无寸铁的文人,从来都不会有道德上的障碍。
基于以上考虑,漫步在这杜甫草堂中,我的确产生了“诗人独自话凄凉”
的感觉。
四
仅就园林而言,杜甫草堂堪称西南胜景。
以八十高龄来游草堂时,说:“来成都没到杜甫草堂,就等于没来成都。”
我不知道这句话确切的含义是什么。
既可以理解成对杜甫的推崇,提示国人不可丢掉了忧患意识。
又可理解为对这一片园林建筑的赞美。
是的,田舍农居风格的草堂,如含蓄淡远的水墨画,有着闲逸的韵致。
特别是1996年动工兴建的茅屋景区,曲水林塘,莫不充满杜诗的意境。
在洞庭湖上客死孤舟的杜甫,绝对想不到,他靠友人赞助而建起的流寓蜗居,竟然被改造成锦城佳构,从而吸引了八方权贵,万国衣冠。
仅从这一点看,诗人的荣幸,此地可称为“海内孤本”
。
我在草堂中时,正值暮春,烟雨濛濛,园中游人熙攘。
我细心观察,游人最少的地方,是杜诗碑林。
啊,他们并不为寻诗而来,像游鱼唼喋浮萍,他们需要的是这里春光的溪流,娱情的小径。
细心一想可以理解,在中国历史中,诗人是一种时尚。
而在当今,在利益追逐成为社会首选的今天,诗人早已变成了社会中的边缘人物。
再没有人愿意欣赏铿锵的音韵,更没有闲人来倾听诗人的诉求。
尽管这诉求发自心灵,注满忧患,也不借助于语言暴力,但是,仍不会吸引人们的注意。
因为,产生于情感的诗,毕竟离铜臭太远。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