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经过千百年的风风雨雨,以及无数行人的践踏,这些石阶都被磨得光滑洁净。
任何时候,只要踏上它,就会感到它的温柔可亲以及那种默默地承担。
我确信,千年前的扬州,一定有二十四座弯弯的石桥或者砖桥。
某一个月明星稀的秋夜,诗人杜牧在某一处酒肆中独酌。
忽然,隐隐约约地箫声象柳絮一样飘来,杜牧想象吹箫的美人,禁不住凭窗聆听,并暗自忖道:吹箫的美人啊,此刻,你在哪一座桥上呢?
二
比杜牧稍早一些的另一名唐代诗人张若虚,是扬州人。
他日夕感受扬州的烟花水月,写了一首《春江花月夜》,这首诗被誉为唐诗的压卷之作。
设想一下,在一个春江花月之夜。
一位妙龄女站在弯弯的小石桥上吹奏一支竹箫,无论是不胜娇羞的形态还是低迴婉转的旋律,都让人想起另一位诗人的名句:
天下三分明月夜,
二分无奈是扬州。
扬州的温婉在于水,而一座座弯弯的石拱桥构成了水上的童话。
童话的颜色是姹紫嫣红的春花。
童话的意境是空濛的月色,童话的主人便是那吹箫的少女了。
因为张若虚和杜牧的引导,历史中有多少醉心于艺术生活的人,都纷纷来到扬州寻梦。
扬州的辉煌,在唐与清两个朝代的中期达到了鼎盛,由艺术家与商人联合打造的嘉年华,让市井生活的热情极度地宣泄。
在这两个时期,扬州城内留下不少辉煌的建筑的诗篇。
而大量的石桥的建成,为这座城市的造型艺术增添了很多优美的弧线。
盛唐之后,扬州城有过多次惨遭屠戮的记忆。
市民的鲜血与石桥的碎片同时沉入悲惨的岁月。
没有任何一个伟大的建筑能够逃避浩劫。
扬州城中没有任何一座桥梁,不管是石桥、砖桥还是木桥,能够在惨烈的战斗中侥幸存在。
当然,毁掉的不只是桥梁,还有那些寺庙、园林和王侯们的宏伟的陵墓。
这些精美建筑的毁灭,会给屠城者带来罪恶的喜悦。
透过历史的烟云,我们会看到这样一种现象:有的城市一旦被毁灭,便永远成为了废墟,甚至最后连废墟也完全消失。
但有的城市却有着浴火重生的能力。
不管它被毁灭多少次,总会奇迹般地再度崛起和兴盛。
扬州就属于这样的城市。
被焚烧的寺庙重新建设,被破坏的园林重新营造,被损毁的桥梁重新修砌。
虽然,扬州在历史上经受了多次浩劫。
但浩劫过后,扬州用更加炫目的美景来抚平历史的创伤。
瘦西湖上,有一座四桥烟雨楼。
这座始建于康熙年间的重楼,也叫黄园,原是一位黄姓盐商的湖边别墅。
从楼中眺望,可以看到瘦西湖上虹桥、长春桥、春波桥、莲花桥四座桥梁。
四桥烟雨楼由此而得名。
四桥烟雨楼是黄园的主体建筑。
黄园是乾隆年间扬州最负盛名的私家园林之一。
乾隆皇帝下江南,到黄园中游览,留下御制诗一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