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藏传佛教却不同,虽然在与汉文化的不断融合中,它的一些伽蓝,也表现出祥和光芒四溢的风格,但更多的佛像,却是面部和悦,动态舒缓,既有吴带当风的婀娜之姿,又有悄然肃立的雍容之气。
在所有的佛像中,最能引起人们感官兴奋的是观音菩萨与欢喜佛的造像。
欢喜佛的造型源于密宗的“男女双修”
的教义。
男者盘腿而坐,右腿弯度较大,左腿曲于右腿之内,弯度较小,女者面向男者,双腿张开,丰润的臀部坐在男者的左腿之上,四臂相拥,胸脯紧紧相贴,赤身作交媾状。
在汉传佛教中,“性”
绝对是一个被禁锢的话题。
但是在藏传佛教中,“性”
并不成为忌讳,它甚至成为“修行”
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清朝皇帝推崇藏密,据说年轻的皇帝或太子大婚之前,都会被领到喇嘛庙瞻仰欢喜佛,借此而领悟生命的“不二法门”
。
在印度阿占陀石窟中,我见到过石刻的欢喜佛。
由此而分析汉传佛教为何排斥“性”
的内容,大概是接受了儒家“非礼勿视,非礼勿听”
的信条,从而让佛教从饮食男女的世俗中彻底分离出来。
表面上看,这是宗教的原因,究其实,乃是补救社会的一种措施。
中原地带人口稠密,如果听凭人口无限制地增长,必然给社会造成极大的压力。
在这样一片土壤上产生的智者,不可能无视这种现实。
“性”
之所以被逐出宗教的殿堂,乃是因为“性”
与生育,与人口的繁衍密不可分。
藏传佛教供奉欢喜佛,除了印度佛教的传承关系,另一个重要的原因,亦是西藏的人口问题。
由于地理环境,多少个世纪以来,西藏一直人烟稀少。
一个民族的强盛首先是人口的强盛,基于此,欢喜佛才成为藏传佛教中重要的神祗。
男欢女爱不但不受禁忌,反而把它上升到宗教的高度加以提倡。
到过西藏的人,无不从生命的本源上理解这一意义。
而今,在西藏的旅游纪念品中,小型的铜制欢喜佛最为畅销,如果仅仅认为买者是出于猎奇,恐怕就过于武断了。
西藏另一个富有特色的佛像,就是观音了。
喇嘛,是藏传佛教中最高的精神领袖,历代,都认为自己是观音的真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