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大约四十分钟,车子停了下来,李县长过来对我说,蓝关到了。
我举头四望,看不到关的影子。
县长说,这蓝关六十年代就没有了,修312国道时,关就拆毁了。
蓝桥呢?我又问。
李县长指着路左的一座水泥桥。
看我疑惑,平凹兄说,蓝桥毁得更早呢。
后人在遗址附近,又修了一座桥,这是新蓝桥。
我便邀平凹兄到桥上走走,斯时称不上风雨大作,只是小作而已。
但就是这小作,我们俩个还是冻得不行。
尽管桥下的蓝溪,已是白波新涨的时候,飞沫溅石值得一看。
但我们还是很快撤回到车内。
平凹兄坐定对我说:“你想想,雨洒蓝桥我们就这狼狈,韩愈在这里遇着大雪了,马走不动了,那该多么难受哇。
我猜,‘雪拥蓝关马不前’这句诗,是韩愈哭着写的呢。”
我一笑,车子开始回了。
蓝田的半日,看了清峪,看了云山,却又在蓝关与蓝桥遗址处留下惆怅。
转而一想,这惆怅大可不必。
大凡成为了历史的东西,只能是线装书中的符号了。
大地上自有新的风景代替。
譬如杨贵妃这样的美女,相信现在比唐朝要多得多了。
非要按图索骥找那特定的一个,恐怕只是平凹兄与我这样的闲人愿意做的事了。
薄暮回到西安城中,应平凹兄邀请,到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为他建造的“贾平凹文学艺术馆”
参观。
这馆建得不错,应该是西安新的不可或缺的人文风景。
看毕,馆长木南请我题字,我想了想,即兴写了一首五律:
清峪溪边路,寒来雨复睛。
苍岩多古意,流水洗尘心。
秋老烟如玉,云飞树似亭。
蓝田千载后,谁忆两闲人。
题目就叫《与平凹兄同游蓝田》。
不过,最后一句的“谁”
字,是接受平凹的建议而改的。
原来是“犹”
字,更动一字,自负的的儒家襟抱便变成淡泊的道家心态了。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