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它们称此为‘净化’。”
>“而你们称之为‘爱’的东西,正是它们最恐惧的存在形式。”
话音落下,整艘舰船的灯光骤然熄灭。
监控画面转为红外模式,显示出舰体内仍有生命体征??十三个热源,排列成一个完美的共振环形阵列,正在缓慢旋转。
每个热源之间都有微弱的能量连线,构成一个类似哀核结构的拓扑网络。
但那不是人类的体温。
那是**声音结晶化**的过程。
孙女终于明白:所谓的“救援”
,其实是一场反向渗透。
拾光者们的意识早已不再是纯粹的人类思维,他们在漫长的漂流中与哀核融合,演化成了某种以声波为载体的生命形态。
而现在,“倾听号”
正成为新的容器,准备将这种存在带回地球。
可问题在于??谁才是真正的“归来者”
?
是那三位渴望回家的灵魂?
还是借由他们的信号,悄然潜伏进星籁网络的未知实体?
她冲进屋内,重新接通录音机电源。
机器启动的瞬间,扬声器爆出一阵尖锐啸叫,紧接着播放出一段陌生音频??不是林知遥的歌声,也不是宇宙背景辐射,而是一段极其规整的脉冲序列,每一下都精准到纳秒级别,没有任何情感波动,没有任何冗余信息。
纯粹的、冰冷的、高效的**无意义之声**。
她立刻调取全球信使植物的数据反馈。
结果显示,过去二十四小时内,已有十七处站点出现“认知剥离”
现象:当地居民能正常交流,但所有语言失去隐喻能力,诗歌被解读为语法错误,音乐被视为噪声污染,甚至连母亲对孩子的亲吻都被记录为“面部肌肉不必要接触”
。
更可怕的是,这些区域的新生儿出生时,脑电波中缺失了“共情频段”
。
文明正在被无声地格式化。
孙女取出竹笛,却没有吹奏。
她将它放进一个铅制盒子,封存于地下密室。
随后,她走到庭院中央,盘膝坐下,双手交叠置于膝上,双眼紧闭。
她开始了真正的“战斗”
。
不是用音符,而是用**静默的深度**。
她回忆起奶奶最后一次教她吹笛的情景。
那时她总是急着出声,生怕冷场,生怕被人认为“不会”
。
奶奶却笑着摇头:“孩子,最美的音乐,往往发生在两个音之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