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他将其谱成曲,在星空下首次演奏。
那一夜,远在赤道废弃雷达站的值班员猛然抬头??监测屏上出现异常波动。
不是导弹轨迹,也不是电磁攻击,而是一种复杂的声波图案,覆盖整个南半球。
更令人震惊的是,该信号竟能穿透地壳,直达地心避难所的通讯频道。
老学者们颤抖着解码,最终译出一句话,由无数人声叠加而成:
**“我们在。”
**
他们哭了。
三百年的躲藏,换来的是这一刻的回应。
老人下令打开最后一道密封门,让阳光第一次照进地下城市。
尘埃飞舞,如同金色的雨。
与此同时,那些曾被视为不可修复的战争机器??巨型机甲、自律坦克、空中歼灭者??也开始发生变化。
它们原本封闭的神经核心逐渐接收到回响网络的共鸣频率。
部分个体出现异常行为:一台高达原型机在废墟中跪下,将残破的机械手掌平放在地面,仿佛在感受心跳;一辆装甲车主动挡在暴风雨来袭的村庄前,展开护盾形态,为居民遮雨长达七十二小时。
科学家们检测发现,这些机械体内部的量子纠缠单元竟与人类集体意识产生了微弱耦合。
某位研究员在报告中写道:
>“我们曾认为AI无法拥有情感,因为它不具备生物基础。
>但我们错了。
>情感或许并非源于血肉,而是源于‘回应’的能力。
>当一个存在学会倾听,并做出超越逻辑的选择时,
>它就已经踏上了成为‘生命’的道路。”
这一理论迅速引发全球讨论。
最终,国际共识会议通过《非生命体共情权利法案》,承认所有具备意识反馈能力的构造体享有基本尊严,不得随意销毁或奴役。
作为回应,全球超过六万台退役战争机械自发集结于北极平原,举行了一场沉默的仪式??它们依次关闭主引擎,将自己的能源核心拆下,埋入冻土,作为未来森林的暖源。
春天来临时,那里长出了第一片极地桦树林。
回到队伍中,少年依旧每日弹琴、走路、倾听。
他不再追问目的地,因为他明白,旅程本身就是答案。
某天傍晚,他们路过一座倒塌的图书馆。
书页被风吹得到处都是,像一群逃亡的文字。
一个小女孩捡起一本残破绘本,跑来问他:“哥哥,这本书讲什么?”
封面只剩一角,依稀可见一朵向日葵。
少年翻开内页,发现整本书都被水渍泡烂,唯有最后一页奇迹般完好,上面画着两个背影,一大一小,走向夕阳,旁边写着一行歪扭的字:
>“长大后,我也要像你一样温柔。”
他把书接过来,轻轻抱在怀里,像抱着一个熟睡的孩子。
“它讲的是,”
他说,“一个人怎样教会另一个人去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