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最特别的是,他们定制了一套“声音地图系统”
??由景田设计,通过定向麦克风采集不同地形下的自然声波,最终合成一段贯穿全片的环境主旋律。
出发那天清晨,北京下了第一场春雪。
机场候机厅里,一群小学生举着横幅送行:“曹叔叔,替我们看看祖国的边界!”
有个小女孩跑上前,塞给他一个手工编织的红绳结:“这是我奶奶教我的,她说系上它,就能平安回来。”
飞机落地拉萨后,换乘军用越野车北上。
越往西行,天地越空旷。
荒原如铁,山脉如刀,天空低得仿佛伸手可触。
沿途偶见牦牛群缓慢移动,像大地呼吸时起伏的绒毛。
第三天傍晚,车队抵达岗嘎哨所??一座建在风口的小屋,外墙刷着褪色的国旗图案,屋顶架着太阳能板和一根歪斜的天线杆。
迎接他们的是现任守护员格桑多吉,四十五岁,藏族,左耳缺了一角,是早年巡逻时被冻掉的。
他不说话,只是默默接过行李,领他们进屋。
屋里陈设极简:一张铁床、一张桌子、两个柜子、一台老式收音机。
墙上贴着一张中国地图,所有国界线都被描成红色,而岗嘎南坡的位置,被人用铅笔圈了又圈。
“你们来得正好。”
格桑坐下,倒了一碗酥油茶,“昨晚风太大,7号碑附近的雪崩把巡路线埋了。
我本来打算明天独自挖路,现在有帮手了。”
“太危险!”
李昭立刻反对,“您一个人不能冒险!”
格桑笑了笑:“我已经习惯了。
而且……我不是一个人。
我每天都会对着界碑说话,它听得懂。”
当晚,众人围坐在火炉旁,听格桑讲述过去。
他说起前任守护员老杨??那位守了十八年的老兵。
老杨不爱说话,但每晚睡前都要用布条蘸酒精擦一遍界碑上的“中国”
二字,哪怕外面暴风雪肆虐。
有一年春节,补给车被困在路上,整整一个月断粮。
老杨靠吃雪和煮皮带撑下来,却仍坚持每天三次巡查。
最后被人发现时,他已经昏迷,怀里紧紧抱着那块擦得发亮的布条。
“他说,只要碑干净,国家就在。”
第二天一早,剧组兵分两路。
一部分人留守哨所拍摄日常,另一部分随格桑前往7号碑。
山路艰险,积雪齐腰,每走一步都像在对抗整个冬天的重量。
景田由小林搀扶,走得极慢,但始终没喊累。
途中休息时,他摘下耳机,轻声道:“你们听……风在拐弯。”
众人静下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