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先王之封既绝,后嗣蒙其福,犹为强家。
汉高帝兴徒步,有天下,命官以贤,诏爵以功,誓曰:“非刘氏王、无功侯者,天下共诛之。”
先王公卿之胄,才则用,不才弃之,不辨士与庶族,然则始尚官矣。
然犹徙山东豪杰以实京师,齐诸田,楚屈、景,皆右姓也。
其后进拔豪英,论而录之,盖七相、五公之所由兴也。
魏氏立九品,置中正,尊世胄,卑寒士,权归右姓已。
其州大中正、主簿,郡中正、功曹,皆取著姓士族为之,以定门胄,品藻人物。
晋、宋因之,始尚姓已。
然其别贵贱,分士庶,不可易也。
于时有司选举,必稽谱籍,而考其真伪。
故官有世胄,谱有世官,贾氏、王氏谱学出焉。
由是有谱局,令史职皆具。
过江则为“侨姓”
,王、谢、袁、萧为大;东南则为“吴姓”
,朱、张、顾、陆为大;山东则为“郡姓”
,王、崔、卢、李、郑为大;关中亦号“郡姓”
,韦、裴、柳、薛、杨、杜首之;代北则为“虏姓”
,元、长孙、宇文、于、陆、源、窦首之。
“虏姓”
者,魏孝文帝迁洛,有八氏十姓,三十六族九十二姓。
八氏十姓,出于帝宗属,或诸国从魏者;三十六族九十二姓,世为部落大人;并号河南洛阳人。
“郡姓”
者,以中国士人差第阀阅为之制,凡三世有三公者曰“膏粱”
,有令、仆者曰“华腴”
,尚书、领、护而上者为“甲姓”
,九卿若方伯者为“乙姓”
,散骑常侍、太中大夫者为“丙姓”
,吏部正员郎为“丁姓”
。
凡得入者,谓之“四姓”
。
又诏代人诸胄,初无族姓,其穆、陆、奚、于,下吏部勿充猥官,得视“四姓”
。
北齐因仍,举秀才、州主簿、郡功曹,非“四姓”
不在选。
故江左定氏族,凡郡上姓第一,则为右姓;太和以郡四姓为右姓;齐浮屠昙刚《类例》凡甲门为右姓;周建德氏族以四海通望为右姓;隋开皇氏族以上品、茂姓则为右姓;唐《贞观氏族志》凡第一等则为右姓;路氏著《姓略》,以盛门为右姓;柳冲《姓族系录》凡四海望族则为右姓。
不通历代之说,不可与言谱也。
今流俗独以崔、卢、李、郑为四姓,加太原王氏号五姓,盖不经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