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卷一百九十七
banner"
>
列传第一百二十二
◎循吏
治者,君也;求所以治者,民也;推君之治而济之民,吏也。
故吏良则法平政成,不良则王道驰而败矣。
在尧、舜时,曰“九德咸事”
也,“百工惟时”
也;在周文、武时,曰“《棫朴》,能官人也”
,“《南山有台》,乐得贤也”
;是循吏之效也。
尧、舜,五帝之盛帝,文、武,三王之显王,不能去是而治,后世可乎哉?
唐兴,承隋乱离,祓荒荼,始择用州刺史、县令。
太宗尝曰:“朕思天下事,丙夜不安枕,永惟治人之本,莫重刺史,故录姓名于屏风,卧兴对之,得才否状,辄疏之下方,以拟废置。”
又诏内外官五品以上举任县令者。
于是官得其人,民去叹愁、就妥安。
都督、刺史,其职察州县,间遣使者循行天下,劾举不职。
始,都督、刺史皆天子临轩册授。
后不复册,然犹受命日对便殿,赐衣物,乃遣。
玄宗开元时,已辞,仍诣侧门候进止,所以光宠守臣,以责其功。
初,刺史准京官得佩鱼,品卑者假绯、鱼。
开元中,又锢废酷吏,惩无良,群臣化之,革苛娆之风,争以惠利显。
复诏:三省侍郎缺,择尝任刺史者;郎官缺,择尝任县令者。
至宰相名臣,莫不孜孜言长人不可轻授亟易。
是以授受之间,虽不能皆善,而所得十五。
故协气嘉生,薰为太平,垂祀三百,与汉相埒。
致之之术,非循吏谓何?故条次治宜,以著厥庸。
若将相大臣兼以勋阀著者,名见本篇,不列于兹。
韦仁寿,京兆万年人。
隋大业末,为蜀郡司法书佐,断狱平,得罪者皆自以韦君所论,死无恨。
高祖入关,遣使者徇定蜀,承制擢仁寿巂州都督府长史。
南宁州纳款,朝廷岁遣使抚接,至率贪沓,边人苦之,多叛去。
帝素闻仁寿治理,诏检校南宁州都督,寄治越巂,诏岁一按行尉劳。
仁寿将兵五百人,循西洱河,开地数千里,称诏置七州十五县,酋豪皆来宾见,即授以牧宰,威令简严,人人安悦。
将还,酋长泣曰:“天子藉公镇抚,奈何欲去我?”
仁寿以池壁未立为解,诸酋即相率筑城起廨,甫旬略具。
仁寿乃告以实曰:“吾奉诏第抚循,庸敢擅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