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管理钱法侍郎,满洲一人,汉一人(以本部右侍郎兼管),掌宝源局鼓铸之政令。
凡铜铅之岁输于部者定其额,至则以时验收焉。
凡鼓铸分其炉座,核其缗数,出卯则尽数报解户部,搭放兵饷。
职掌大体上相同。
王茂荫在咸丰三年迁户部右侍郎兼管钱法堂事务,关于钱法和钞法的兴革是他的专责。
他在咸丰四年三月初五日上《再议钞法折》,提出办法四条,当日即奉严旨申斥,并谕:“此折着军机大臣详阅后,专交与恭亲王、载铨速行核议,以杜浮言。”
初八日复有上谕:“谕内阁:恭亲王奕?亲王衔定郡王载铨奏:遵议王茂荫条陈钞法窒碍难行一折,着即照所奏均无庸议。”
是所谓帝国纸币委员会或钞法核议会都是指交王大臣议奏而言。
清制国家大政和臣工条议照例由皇帝交王大臣议奏,审核其可行与否,将意见贡献与皇帝做最后决定。
在《资本论中的王茂荫》文中有下列一段:
再看王茂荫“自请严议”
,可以知道这种不兑换纸币的发行,本是出于他的建议。
王茂荫在咸丰三年三月还在御史职,但他对于国家财政很是关心。
我疑心三年五月铸大钱的办法都是出于他。
他是那年的十一月初二日升为户部右侍郎的。
四年三月的第二谕中有“经朕洊擢侍郎”
之语,这“洊擢”
一定是对于他的某种建议的报酬。
“官票宝钞”
的施行在后,铸造大钱之事在前,从论功行赏的程序上说来,连大钱铸造的建议,恐怕也是出于这位理财家的吧?
也是一半对、一半错的。
宝钞的建议者第一个是王茂荫,可是他的建议并未通过。
后来所施行的钞法并不是根据他的建议来的,他以为那办法不对,所以提出四条意见,结果反被申斥。
至于铸造大钱,恰好相反,王茂荫是当时最坚决的一个抗议者,反对者。
他论当时的钞法应改良,不应铸造大钱,他的意见没有被采纳,结果是大钱果然行不通,钞法也失败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