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柔善者转死于沟壑的崩溃局面。
除皇庄以外,当时农民还得摊派商税,如毕自严所说山西情形:
榷税一节,病民滋甚。
山右僻在西隅,行商廖廖。
所有额派税银四万二千五百两,铺垫等银五千七百余两,皆分派于各州府。
于是斗粟半菽有税,沽酒市脂有税,尺布寸丝有税,羸特骞卫有税,既非天降而地出,真是头会而箕敛。
(《石隐园藏稿》卷五《嵩祝陛辞》疏)
明末侯朝宗描写明代后期农民的被剥削情况说:
明之百姓,税加之,兵加之,刑加之,役加之,水旱灾祲加之,官吏之渔食加之,豪强之吞并加之,是百姓一而所以加之者七也。
于是百姓之富者争出金钱而入学校,百姓之黠者争营巢窟而充吏胥,是加者七而因而诡之者二也。
即以赋役之一端言之,百姓方苦其穷极而无告而学校则除矣,吏胥则除矣……天下之学校吏胥渐多而百姓渐少……彼百姓之无可奈何者,不死于沟壑即相率而为盗贼耳,安得而不乱哉。
(《壮悔堂文集·正百姓》)
农民的生活如此。
另一面,由于倭寇的肃清,商业和手工业的发达,海外贸易的扩展,国内市场的扩大,计亩征银的一条鞭赋税制度的实行,货币地租逐渐发展,高利贷和商业资本更加活跃,农产品商品化的过程加快了。
商人阶级兴起了。
从亲王勋爵官僚士大夫都经营商业,如“楚王宗室错处市廛,经纪贸易与市民无异。
通衢诸绸帛店俱系宗室。
间有三吴人携负至彼开铺者,亦必借王府名色”
。
(包汝楫《南中纪闻》)如翊国公郭勋京师店舍多至千余区。
(《明史》卷一三○《郭英传》)如庆云伯、周瑛于河西务设肆邀商贾,虐市民,亏国课。
周寿奉使多挟商艘。
(《明史》卷三○○《周能传》)如吴中官僚集团开设囤房债典百货之肆,黄省曾《吴风录》说:
自刘氏、毛氏创起利端,为鼓铸囤房,王氏债典,而大村名镇必张开百货之肆,以榷管其利,而村镇之负担者俱困。
由是累金百万。
至今吴中缙绅仕夫,多以货殖为急,若京师官店六郭开行债典兴贩屠酤,其术倍克于齐民。
嘉靖初年夏言疏中所提到的“见亩征银”
,和顾炎武所亲见的西北农民被高利贷剥削的情况:
日见凤翔之民,举债于权要,每银一两,偿米四石,此尚能支持岁月乎!
(《亭林文集》卷三《病起与蓟门当事书》)
商人阶级因为海外和内地贸易的关系,他们手中存有巨额的银货,他们一方面利用农民要求银货纳税的需要,高价将其售出,另一方面又和政府官吏勾结,把商品卖给政府,收回大宗的银货,如此循环剥削,资本积累的过程,商人阶级壮大了,他们日渐成为社会上的新兴力量,成为农民阶级新的吸血虫。
西门庆所处的就是这样一个时代,他代表他所属的那个新兴阶级,利用政治和经济的势力,加紧地剥削着无告的农民。
在生活方面,因此就表现出两个绝对悬殊的阶级,一个是荒**无耻的专务享乐的上层阶级,上自皇帝,下至市侩,莫不穷奢极欲,荒**无度。
就过去的历史事实说,“皇帝家天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