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14小病小痛难以完全治愈怎么办?你需要了解中医“中病即止”
的智慧
banner"
>
我们大家关注中医知识,初衷肯定是希望自己少生病,不生病,但大家肯定也清楚,完全不生病是不可能的,我们的身体随着使用,终究是会损耗的。
日常生活中,绝大多数人很忌讳生病。
很多人一旦生了病,就希望立刻把病治好,一旦发现自己的疾病难以在短时间内痊愈就焦躁不安,甚至因为心情的郁结进一步导致病情的恶化或者其他病情的发生。
一些人非要追求完全治好一些小病,反而导致身体情况变差。
但其实,现实中也有一些人,就是因为自己本身的疾病而逃过了更大的劫难。
生病未必全是坏事,生病有时候是身体自我调节平衡的一种方式
2012年,国外一篇有关淋巴瘤的文章中提到一个很特别的病例,一位上颌窦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患者,在并发肺炎和艰难梭菌性结肠炎之后,居然出现了肿瘤逐渐消退的情况。
当时的研究者猜测,病毒感染激发了人体的抗肿瘤免疫反应,可能是导致肿瘤自发缓解的潜在原因。
最近一段时间,我们也看到或者听到不少报道,一些平时身体不错的年轻人,因为熬夜、加班以及喝酒等原因猝死。
这些年轻人的猝死,往往是因为心脏病的首次发作,也就是心源性猝死。
他们虽然表面上身体好,但其实心脏早就受累已久,当心脏终于扛不住时,心脏病首次发作了,直接就导致猝死的严重后果。
但是,为什么偏偏是这些年轻人第一次心脏病发作就猝死了呢?为什么我们看到一些平时身体就不好,心绞痛时常发作,甚至年龄偏大的人,他们在心梗发作时,却更能挺到病情稳定呢?
这些平时身体就不好的人,往往在心梗发生前,就出现了一些征兆,比如胸部疼痛、腹部疼痛、牙齿疼痛、出汗、烦躁不安等,这些心肌缺血导致的症状,都是疾病在给身体预警,在给身体自救的机会。
每次心肌发生缺血,血管内都可能形成血栓或**,这时人体会重新建立一条路径,让血流过去,这就是“侧支循环”
,有调节血流的作用。
“侧支循环”
建立多了,当血管再次堵塞时,血流就可以绕道而行,代偿主干的功能,这就避免了血流被彻底堵塞导致的心梗。
而平时身体比较好的、之前没有心绞痛病史的年轻人,因为对身体的过度消耗,突然发作血管堵塞时,他们的身体里是没有“侧支循环”
可以借助的,一旦抢救不及时,就很有可能猝死。
听了这个例子,你有没有发现,生病未必全是坏事,生病有时候是身体自我调节平衡的一种方式。
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对待疾病,需要在战略上重视,在战术上藐视。
通俗点说就是,我们不一定要对所有病症都斩尽杀绝,这是医学的智慧,也是医学服务身体的智慧。
中医治病,始终强调“中病即止”
当你的身体有炎症时,医生使用抗生素一般会适可而止。
因为如果过度使用抗生素,虽然能把炎症消灭掉,但同时身体内的正常菌群,比如肠道菌群也会被消杀,“菌群失调”
会导致你腹泻不止,虽然消炎成功了,但随之而来的新的不平衡却导致身体的不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