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第二章关于美德本质的解说
banner"
>
引言
各种关于美德性质的论述,或者说,各种关于什么心性构成卓越且值得称赞的品德的学说,可以被归纳为三个不同的类别。
一些作者认为,美好的心性或品德并不在于哪一种情感,而在于我们的各种情感全都受到适当的治理和引导。
从人们所追求的目标以及追求这种目标时的激烈程度来看,这些感情可以说是善良的,也可以说是邪恶的。
因此,根据这些作者的看法,美德在于情感或行为的合宜。
按照另外一些人的看法,美德存在于我们对个人的利益和幸福的追求之中,即存在于合宜地控制一心追求个人目标时所涌动的那些自私情感的过程之中。
根据他们的见解,美德存在于谨慎之中。
还有一些作者认为,美德不存在于那些一味只追求个人幸福的自私之中,而只存在于以促进他人幸福为目标的高尚感情之中。
在他们看来,美德存在于宽容的仁慈之中。
显然,美德的性质不是必然被无差别地归结为人们的各种得到适当控制和引导的感情;就是必然被限定为这些感情中的某一类或其中的一部分。
我们的感情大致分成自私的感情和仁慈的感情。
因此,如果美德的性质不能无差别地归结为在合宜的控制和支配之下所有的人类感情,它就必然被限定为以自己的私人幸福为直接目标的那些感情,或者被限定为以他人的幸福为直接目标的那些感情。
因而,如果美德不存在于合宜性之中,它就必然存在于谨慎之中,或者存在于仁慈之中。
除此三者,很难想象还能对美德的本质做出任何别的解说。
下面,我将尽力指出,表面上和它们不同的其它一切解说,如何在本质上或这或那地和它们相一致。
第一节论将美德置于适宜性之中的道德学说体系
根据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和芝诺的观点,美德或存在于行为的适宜性之中,或者存在于感情的适当之中,以下我们将一一阐述。
在柏拉图的体系之中,灵魂被描述成是某种类似袖珍国家或团体的东西,它由三个不同的功能或等级组成。
第一种是判断功能。
即一种确定什么是达到任何目的的合适手段的功能,而且也是一种确定哪些目的是应该追求的,并且我们应当给予每个目的以什么样程度的评价的功能。
柏拉图把这种指导原则十分恰当地称之为理性,并且把它看成是所有感情的根本原则。
在这个概念之下,他不仅把我们借以判断真理和谬误的功能,而且把我们借以判断愿望和感情的合宜性或不合宜性的功能包括在内。
柏拉图把这个指导原则的自然对象即不同的**与欲望归纳为两种不同的类型或等级。
前一种由基于骄傲和恼怒的那些**组成,或由基于经院学派称之为灵魂中易怒一面的**组成;即由野心、憎恶、对荣誉的热爱和对羞耻的害怕,对胜利、优势和报复的渴望等等组成。
总之,所有这些**都被认为来自或者表示通常用我们的语言隐喻的脾气或天生的热情。
第二种由基于对快乐的热爱的那些**组成,或由基于经院学派称之为灵魂中的多欲一面的**组成。
它们包括身体上的各种欲望,对舒适和安全的热爱以及所有肉体欲望的满足感。
我们很少会不遵从上述原则,除了在受到这两种不同**中的这一种或另一种激励的时候,即在受到难于驾驭的野心和愤恨的激励,或者受到眼前的舒适和快乐烦扰引诱的时候。
但是,虽然这两种**很容易把我们引入歧途,它们仍然被认为是人类天性必要的组成部分:前一种**一直被用来保护我们免受伤害,被用来维护我们在人世间的地位和尊严,使我们追求崇高的和受人尊敬的东西,并使我们能识别以同样方式行动的那些人。
第二种**被用来提供身体所需的给养和必要的欲望。
在这个指导原则的力量、准确和完美之中,存在谨慎这种基本的美德。
柏拉图曾说,谨慎存在于公正和清晰的洞察力中,以有关适于追逐的目标及为达到这些目标所应使用的手段的全面的和科学的观念为根据。
当第一种**,即灵魂中易怒的部分在理性的指导下,强有力到能使人们在追求荣华富贵中藐视一切危险的程度时,坚忍不拔和宽宏大量这种美德便产生了。
根据柏拉图的道德学说体系,这种**比其它天性更为慷慨和高尚。
它们在许多场合被认为是理性的补充,用于阻止和限制低级的和粗野的欲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