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就算会有许多罪恶过错相伴而来,我们在想象中还能忍受。
爱的**有时会导致一个人的毁灭或者声名狼藉,但是另一个人虽然不会遭受如此灾祸,但也往往会失去工作,视名誉如儿戏;但是,在我们的心目中与爱并存的敏感与宽容,仍然可以让它成为我们所追逐的梦想。
一旦我们成为了爱情的俘虏,我们也会故作轻松,装作可以预见不好的将来。
像对待爱情一样,我们在谈论自己朋友的时候,也要有所保留。
其实在很多方面,我们不能太过于期待朋友与我们自身的兴趣相同。
我们只有很清楚地认识到必须对感情有所节制,人和人之间的相处才不会显得那么困难。
不然哲学家只能和哲学家做朋友,俱乐部成员也只能和这个圈子的人们交际。
第三节不友好的**
憎恶与愤恨之情虽然来自于想象,但是只有将它们降低到未开化人性的水平时才能理解。
我们往往与心怀怨恨的人的利益是对立的,但是我们往往会对他们和他们所仇视的对象报以同情。
我们对怨恨者的同情会让我们忧虑,对被仇视者的同情会让我们满怀希望。
我们对两者都报以同情。
我们会担心被仇视者可能会遭到报复,因此削弱了对愤怒者感情的体会。
所以,我们对被激怒的人的同情,永远不及他内心的怒火,这不只是因为这些同情无法和当事人的感情相比,还因为我们对另一方也总会抱有相反的同情。
所以,如果我们想要让愤怒这种感情更容易让人接受,就必须将这种愤怒控制在别的**之下。
与此同时,人们对他人所遭受的伤害会特别的敏感。
我们喜欢悲剧或者是浪漫剧中的英雄,同时痛恨着剧中的恶棍。
尽管我们会对自己的同胞的遭遇产生极大的同情,但是我们为此产生的义愤是不可能超过受害者自身的愤怒。
绝大多数情况下,只要受害者的克制不是因为胆小怕事,那么,他愈是温柔善良步步忍让,人们就愈发痛恨伤害他的人,我们可以说他的善良的品德加深了人们对施暴者暴行的反感度。
其实,愤怒是人性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如果一个人只是一味地逆来顺受,面对对自己施加的伤害只是一味地退让,丝毫不想抵抗报复,反而会遭受到他人的鄙视。
人们会将他视为一副空壳,他的麻木软弱同施暴者的傲慢一样使我们气愤。
当我们看到一个人甘心忍受屈辱时,我们会感到气愤。
我们渴望看到受害者对这种侮辱表现出愤怒的姿态,于是我们频频向他呐喊,要求他反击他的敌人。
一旦受难者的怒火爆发出来,我们就会高声欢呼并抱以同情。
我们很高兴看到受害者反击他的敌人,他的复仇(如果这个复仇并没有让我们感到过分的话)满足了我们的愤慨,好像我们自己就是遭到迫害的人一样。
尽管愤怒对公众来说,作用等同维护正义一样不容轻视,但是愤怒本身仍然有一些缺点,这种情绪很容易危害到自身,使得它在宣泄的时候引起我们的反感以及不认同。
受害者愤怒的复仇如果超出了我们对受害者受迫害程度的估量,那我们就会认为那已经不仅仅是报复了,而是对对方和所有人的无礼的行为。
出于对他人的尊重,我们应该克制自己狂躁不安的情绪。
这些**的间接效果虽然可能会令人愉快,但其直接结果却往往会给受敌视者带来莫大的伤害。
对人们的幻象来说,使各种客观对象变得让人愉悦或者不快的是直接效果而不是间接效果。
对于大众来说,一座森严的监狱肯定要比一座华丽的宫殿更有用。
但是监狱的直接效果——监禁——是不可能令人愉快的;想象、探索其间接效果纯粹是消耗精力,更重要的是,它们距离我们一般的生活太远且很少受其影响。
所以,一座监狱总是一个令人不快的客观对象,它越是合适于预期的目的,就越是如此。
相反的,宫殿总是令人愉快,可它的间接效果却不利于大众。
它可能助长奢侈浮华,并树立腐朽生活方式的榜样。
但是,它的直接效果——享受舒适、欢乐与华丽——这都是令人愉快的,并使人产生许多美好的想法,那种想象通常都以这些直接效果为依据,因而很少再会去深入研究宫殿所具有的间接、长远的效果。
漆制泥制的仿制乐器等的一些纪念品,可以成为我们大厅之中令人愉悦的装饰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