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但皇权之争可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说清楚的,最后太子还是被废,武惠妃的目的达成了。
张九龄心里悲痛,可也无可奈何。
玄宗李隆基年纪越大,做事越糊涂。
他还希望牛仙客当宰相,张九龄举双脚表示不同意。
他表现老牛虽然守卫边关有功,但他不是文官,他可没办法治理朝政。
宰相这个官职很重要,不能当作奖励随便赏给别人。
官位随便给人,唐朝就要走向灭亡。
这一次玄宗李隆基总算是听进去了张九龄的话,勉强答应此事,可是他想提拔自己和杨贵妃的干儿子安禄山。
张九龄还是不答应,他这个言官做的可是尽职尽责,兢兢业业的劝谏,实实在在得罪人,张九龄说了很多意见,不过玄宗李隆基就是不听。
无奈之下,张九龄又吓唬玄宗李隆基,言称安禄山看着就一脸反相,一看就不是好人,不赶紧将人杀了,必有后患。
玄宗李隆基才不相信,你整天吓唬人,不管我做什么你都能关联到国家的生死存亡上,我就不相信真有这样玄幻的事。
因为张九龄屡次逆着玄宗李隆基行事,导致彻底厌弃了他,俩人就此翻了脸。
可牛仙客、安禄山、李林甫三个人却是越走越近,他们三个联合起来弹劾张九龄。
仇人相见格外眼红,张九龄这辈子不是在得罪人就是在得罪人的路上,以前还有张说保护他,而且玄宗李隆基年轻时可是励精图治,还能听得进去劝谏。
现在玄宗李隆基年老了,只想着吃喝玩乐,他觉得自己已经功成名就,将唐朝治理到如此程度算是功在千秋。
所以他也不想着朝政,整天和杨贵妃混在一起吃酒游园。
这些人一起找张九龄的麻烦,玄宗李隆基也不再信赖张九龄,将张九龄贬出京城。
六十岁的张九龄踏上去荆州的路途,他坐在马车上,望着身后的城门越走越远,直到再也看不见。
回顾自己这一生,有升官时的喜悦,也有被贬的无奈,更有如今的伤心失意。
或许他不该再和玄宗李隆基顶撞,老老实实的帮着皇权阶层办事,也不会落到如今的下。
但那样就不是他的性格了,他是言官出身,拿着朝廷的俸禄,就要为天下苍生办事,这一生他不后悔。
在荆走做官时,张九龄还怀念这长安的尔虞我诈,与其说他喜欢权力中的角斗,不如说他放心不下玄宗李隆基,他担心自己离开后,玄宗李隆基会更加肆意妄为,将朝政落入奸臣的手中,大唐的盛世彻底完了,玄宗李隆基也想着张九龄。
每次宰相推荐公卿的时候,都会问一句他和九龄比怎么样,可见玄宗李隆基虽然糊涂了些,但张九龄的好,他是深深的印在脑子里了。
六十八岁那年,张九龄去世了,死之前没有如愿的回到长安。
在他死后的十年,爆发安史之乱,玄宗李隆基被迫成为了太上皇,搬出了长安,一个人住在蜀地。
最爱的贵妃被自己处死了,江山也没了。
玄宗李隆基现在想起张九龄的话,念其活着时总,是拿大唐江山吓唬他,说废了太子江山会丢,说信任李林甫,朝政会出事,他说安禄山有反心,早晚要造反。
想起张九龄去世后,再也没有人在他面前说实话,玄宗李隆基也是泪眼婆娑、追悔莫及,如果当初信了张九龄的话,自己也不会沦落到这个地步。
但张九龄都听不到了,他从小地方走出来,为了天下的百姓,为了江山社稷,得罪了整个朝堂上的人,为的是玄宗李隆基的安危和信任,当信任崩塌的那一刻起,张九龄再也没有了退路,他能病逝已经是最好的结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