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在经历人生的大起大落后,韦应物像是变了一个人一样,老老实实读书,本本分分做人。
终于在二十七岁这年,他通过了重重考试,成为洛阳丞,一个八品小官,相比于其他诗人,这个起点已经不错了。
等韦应物到洛阳任职时,才发现洛阳早已不是当初的洛阳,之前的洛阳被称为二京之一,现在亭台楼阁皆被烧毁,连寺庙都不能幸存。
几万人被杀,城内所有财物被抢,百姓连身上穿的衣服都被抢走了,只能用纸勉强遮住身体。
眼前的景象给了韦应物很大的震撼,他后悔之前荒废的那些时光,如今朝廷给了他官职,他就要认认真真工作,恢复洛阳以往的繁荣生活。
韦应物虽然在御前工作了几年,但其实那都是花架子,根本没用心。
叛军进长安的时,韦应物只知道吓跑,根本不敢抵抗外敌,可见他没什么功夫在身上,都是穿着家族给的荣耀外衣装腔作势。
所以韦应物现在才算是职场小白,兢兢业业的埋头苦干,生怕自己出差错,亏待自己的努力和朝廷的信任。
有一天,韦应物遇到几个士兵在做违法乱纪的事,他正义执法,处罚了他们几个,但很快就收到士兵投诉的文件,这让韦应物很伤心,自己明明在做正确的事,怎么反而被人责骂。
他想不明白,这是什么世道。
他也不想想自己之前都做了什么混蛋事,如果唐朝真能秉公执法,他还能大摇大摆的做官么。
正因为上行下效,才有了今天的局面。
本来怀揣着热情和向往的韦应物接连被现实打击,所以他决定离开官场。
这个哥们从此时开始,反复在入仕和隐退中来回转悠。
他和上司告了病假,带着妻子住进寺庙,过着半隐退的清贫生活。
几年后,韦应物被引荐为京兆府功曹参军,他又回到自己生长的地方长安。
只是长安早已经是物是人非,他的亲人差不多都死了,剩下的几个朋友也都是曾经的纨绔,如今都是不咸不淡的活着,真让韦应物心中更不舒服了。
曾经的鲜衣怒马少年郎,如今也都被生活压弯了腰。
关键是韦应物在心态上的改变,让他有悲天悯人的心思。
以前什么都看不上,甚至视人名为蝼蚁,现在什么都能看在眼里,百姓的困顿,他比任何人都清楚都明白,这有一大半的功劳算在韦应物妻子的头上,元苹是不可多得的好女人。
她勤俭持家,温柔贤惠,还熟读史书,用自己的性格一点点的感染韦应物,让他变得越来越良善。
他还没从回忆中抽身出来,朝廷便下发给他第一个工作征徭役。
征徭役做什么,帮着皇家采玉石,供应他们奢靡享乐。
国家摇摇欲坠,可皇家还在享乐,所以中晚期的唐朝民不聊生。
大批的老百姓被送到蓝田开采玉石,陡峭的山崖让人很难站立,夜晚大家只能睡在树林里。
妇女想要给自己的丈夫送饭,却发现人已经没了,这里不是采石场,这里是人间地狱。
韦应物看着老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中,自己什么都不能做,也不能说,还要成为朝廷的帮凶,心中愧疚不已。
还不止如此,韦应物还要帮朝廷收税,全是丧尽天良的活。
赋税已经够重的了,百姓为了活下去已经到了卖儿卖女的程度,如今税务还要加重,全是为了供奉皇族享乐,韦应物下不去手,他又想辞职不干。
其实韦应物在回长安之前,就应该有这个心里准备,好工作怎么可能轮到自己头上呢。
祖上已经凋敝,剩下的关系也靠不住。
这次被举荐回来,就是用来当枪使,还没等韦应物结束手头工作辞职隐居,他的妻子就去世了。
元苹陪着韦应物度过二十一年的时光,妻子见证了他从大字不识一个,到可以出口成章,能写会画。
不管是做官还是归隐,妻子都无怨无悔的。
元苹的去世给韦应物带来的是致命的打击,他亲自给妻子写了墓志铭。
他说我以为我们会白头到老,可你扔下我一个人走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