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14、岑参:穷其一生无法在仕途上翻身的爆款案例
banner"
>
人和人的差别怎么会这么大,岑参和高适基本上是同样的身世,甚至走一样的发展路线,可结果却完全不一样。
岑参出生于官僚家庭,他的家族曾经出过三个宰相,分别是曾祖父岑文本、堂伯祖父岑长倩、堂伯父岑羲,所以有一门三相的美称佳话。
可是这看似风光无限的荣耀,也可能随时都会给家族带来灭顶之灾,堂伯祖父与堂伯父因卷入太平公主和李隆基的争斗中而被砍头,堂伯祖父的五个儿子也全都被杀,就连岑参这一家子都跟着遭殃,一起跟着被流放。
好在岑参的父亲,还能在仙州做刺史,仙州虽然贫苦了点儿,但对于当时的岑家来说,父亲是最后一根救命稻草,父亲活着就意味着家里还有顶梁柱,还有稳定的收入来源。
可这最后一根稻草很快也没有了,岑参六岁时,其父岑植也去世。
父亲去世后,岑参和母亲、以及俩个兄弟相依为命。
日子有多难过,不用想都知道。
几乎没收入来源,家族也没办法依靠,所以岑参从小就比较懂事。
十五岁时岑参在嵩山隐居,嵩山是那些喜欢隐居的高人们互相交流的地方,所谓隐居不过是一个冠冕堂皇的说辞,其实还是为了引起官家的注意,为自己创造一个入仕的机会,在唐朝也算是入仕的一个通道,而其他朝代的隐士是真的修行之人,唐朝这里随便一个人都说自己是隐士,上到公主皇子,下到官员刺史,只要能结交,归隐这话随口就来,玩的就是一个潮流和氛围感。
岑参算是误打误撞,本来就是想着找个幽静的地方读书,没想到这嵩山成了风水宝地。
可能是受身边人影响,也可能从一开始岑参就有光宗耀祖的想法,所以二十岁那年,他来到长安。
初来乍到的岑参准备献书阙下,这个“献书阙下”
是武则天的一个小想法,但只要她一开口,下面的人赶着献殷勤。
城中立马就出现了四个铜箱子,其中一个箱子叫延恩,就是不管你贫穷或富有,不管你出身如何,不管你是健康还是患病,只要你有良策,都可以写成册子放大铜箱子里,如果你的计策被国家所用,你自己也跟着加官进爵。
岑参这么做还真不是异想天开,他的曾祖父岑文就是靠着给太宗李世民献书而得到重用,广开言路肯定能选拔出优秀的人才。
有了曾祖父的例子在前面,岑参踌躇满志,他觉得自己和曾祖父一样身怀天下,自己这颗明珠肯定也会被世人看见,更会被皇帝重用。
可现实就是为了打击理想而存在的,这狠狠的一巴掌打得岑参黯然伤神,血淋淋的事实摆在眼前,献出的书册如同沉入大海一样杳无音信。
此后的十年时间里,岑参往返于洛阳和长安,吃住上风餐露宿,仕途上求助无门,只能如同浮萍一样飘**在理想和现实中,个中滋味只有他自己最清楚了。
不过这十年的时间,他也完成了人生大事,比如说娶妻生子,也曾游历祖国的大好河山,写出不少佳作来,还结实很多好朋友。
皇天不负有心人,苦读多年后,岑参总算是有了满意的结果,三十岁的他成功上岸,成为了一名准公务员。
只是唐朝的公务员任用制度和现在不一样,现在是盯着岗位考,上岸了就去对应的岗位任职即可。
在唐朝上岸后,你只能等着朝廷任命,有背景有资源的准公务员能更快的获得更好的职务,无依无靠的人只能想办法结交权贵,或是苦苦的等着任命。
这一等就是三年,岑参等来了自己的第一个官职:右内率府兵曹参军,这个官职的名称挺长,看着也不错,实际就是华而不实,根本不是什么大官,更没有实权,不过是坐在办公室里写点材料的普通小公务员罢了。
换作别人能有一个官职就不错了,可岑参的志向远大,怎么能瞧得上芝麻大的小官。
关键他在这次的考试中可是一甲第二名,也就是说他考了一个全国第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