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26、韦应物:一个从顶峰坠落谷底的男人
banner"
>
韦应物的家族是关中的世家大族,正所谓城南韦杜去天尺五,意思就是韦家和杜家距离天子很近,是很强大的贵族。
且家族中三十多位成员和皇室成婚,还有一百多位在历史上留有姓名的才子,更有二十多位宰相,以上种种都可以说明他家族富贵逼人,绝对的上层人士。
但富不过三代的定律在门阀世家中一样有效,韦应物的爷爷算是四品官员,到了他父亲就是七品官员,家族彻底开始走向颓败之势。
而韦应物还不如他的父亲,从小就调皮,和猴子差不多,让他读书他不肯,整天和人在一起胡作非为,不是打架就是爬树下河。
家里人见韦应物这样不争气也没办法,只能厚着脸皮上书请求恩荫。
唐朝的门荫制度非常完善,只要父亲是从五品以上官员,孩子都可以从八品小官做起。
但如果要荫孙子,就要再降一级从九品小官开始做起。
如果你的功劳很大,不用你说,朝廷都会为你的子孙考虑。
如果没做出突出的贡献,你的子孙就要通过考核后才能上岗。
考核分为一下四种,卫官、学馆、斋郎和挽郎。
斋郎就是负责祭祀和宗庙活动的办事员,挽郎就是在皇后和皇帝,还有皇子出殡的时候哭丧的人,这两个项目都需要懂得礼法,而且专业强度高,很明显不适合韦应物。
而学馆很好理解了,就是去崇文馆,弘文馆,太学等公立学校读书,通过考试进入仕途,这一条路韦应物更不行了。
他连认字都费劲,要是能读书,何必靠祖父辈的门荫,所以只能去做卫官。
卫官就是给皇帝、王爷和皇子等人做侍卫,这个位置就是专门给官员们不争气的孩子准备的。
十五岁的韦应物直接成了右千牛,混了今年后又成了玄宗李隆基的贴身侍卫,韦应物的家族实在强大,韦应物这样的小混混都能成天子近臣,简直不可想想。
按照常理,只要他熬上几年就可以去禁军中任职,或是去地方建功立业,前途和荣华富贵肯定不用愁,但韦应物不这么想,他一个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少年,又没有经历任何坎坷,对自己没有一丝一毫的认知。
他觉得自己太厉害了,年纪轻轻就能侍奉皇帝,谁也不敢惹自己。
所以韦应物成了胡作非为的市霸,整天狐假虎威。
不止如此,韦应物还窝藏杀人犯,因为他知道没有人敢搜查他家,韦应物早上去赌博,晚上去撩拨邻居女孩。
糊涂事干了一堆,没有会抓捕他。
有一次他在街上看上一个女孩,竟然和人密谋晚上去女孩家里将人抢过来。
被巡夜官兵发现后,他还阴阳怪气的自报家门,官兵只能将人放了。
韦应物想不到现在的嚣张时光,就是暴风雨前的宁静,现在有多张扬,以后就有多落魄。
四年之后爆发安史之乱,皇帝早就跑了,可惜没带上韦应物,韦应物只能和家人到处逃亡,最后在昭应县落脚。
战火烧到整个唐朝,没有人能在安史之乱中全身而退,原本还算是繁华的昭应县如今也是面目全非,就在这种关键时刻,韦应物在家人的安排下找到新的退路,他找了一个不错的岳家。
韦应物娶了吏部员外郎的女儿元苹,一个货真价实的白富美官二代。
在这期间,他也见识到了真正的人间,除去皇家声色犬马的生活,底层百姓的正生活在炼狱中,朝不保夕的日子伴随着每个人。
身份一落千丈,加上身无长物,韦应物一改往日的傲气和自负。
社会的巨大动**让他学会夹着尾巴做人了,这一年开始韦应物才真正的长大。
结婚次年,大将郭子仪终于率军回长安。
可玄宗李隆基没回来,韦应物的御前侍卫工作肯定不能再做,家里被叛军搜罗的一干二净,为了生活,更为了恢复以往的惬意生活,韦应物选择一条更为艰难的路考试入仕。
其他人都是七岁写诗,韦应物二十岁了,连字都认不全,却要去太学读书,他真是下了狠功夫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