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短短四年里,这已经是青鸟第二次横扫金像奖了,头一次是两年前的《投奔怒海》。
青鸟的创始人,便是黄蓉、王语嫣、小龙女的现实蓝本,金庸心中永远的梦中情人——夏梦。
年轻时的夏梦是当时香港左翼电影的台柱,人称“大公主”
、“梦美人”
,长得漂亮气质上佳自不必说,更难得演技一流。
女演员反串男角不稀奇,稀奇的是女扮男装完了再男扮女装,还时不时不小心露出些男儿气概。
夏梦就干过这稀奇事,而为她编写这角色更亲执导筒的,正是效仿唐伯虎,为接近佳人投身电影公司当编剧的金庸。
内地“文革”
一起,香港影人也受到了巨大冲击,夏梦心灰意冷退出影坛,远走去了加拿大。
“文革”
一结束,她又看到希望曙光,便忍不住回来看看。
她这一回来,便走不了了——她遇到了廖承志。
这才有了青鸟的诞生。
所以,《投奔怒海》的片名出自金庸之口当然不稀奇,在内地取景拍摄也不稀奇,《似水流年》起用内地演员当然更不稀奇。
二十三年之后,斯琴高娃凭一部《姨妈的后现代生活》再度荣膺金像影后,终于能够亲自站在金像奖的舞台上捧起小金人。
这部戏的导演又是许鞍华。
第四届金像奖最新鲜的,是首次设立了最佳配角的奖项。
这下热闹了,干哪行的人都忍不住来插一脚。
20世纪六七十年代邵氏电影王国独霸香江的时候,有一条黄金公式存在了很多年:楚原+古龙+狄龙=票房大卖。
楚原这位昔日与李翰祥、张彻齐名的大导演,这年也来凑热闹争当最佳男配角。
和他一样不务正业来串行的,还有温拿乐队的鼓手陈友,跟张国荣争张曼玉,结局当然是可以想见的。
而跟张曼玉争张国荣的那位女配,也是从歌坛跨行过来的。
这位五六岁就开始登台养家,19岁参加歌唱比赛被评委惊为天人,评委之一黄霑给了满分,而作为评委主席的顾嘉辉实在找不到地方可以扣分,只能用艺术无完美的理由扣了她一分,最后她以甩第二名整条街的优势毫无悬念地夺冠。
她当然就是梅艳芳。
这回两人争张国荣,梅艳芳没能争过张曼玉的原因说到底很简单:谁让戏里的张曼玉叫Monica呢?在1984年的香港,想争荣少的女人多了,可谁都不可能争过一个叫Monica的女人。
那一整年,全港大街小巷随时随地都能听到荣少的热烈歌声——
Thanks,Thanks,Thanks,Thanks,Monica!
谁!
能!
代!
替!
你!
地!
位!
这年入围最佳女配的提名者个个实力强劲,包括日后的金马影后李丽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