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
范昶的儿子范启宋“广召同类,诉之公庭”
,松江地方官黄朝鼎、吴之甲接到状纸就按下,根本不立案。
原因之一是,董其昌虽然赋闲,但官职还在,民告官的案子,立案难,难了几千年,一直难到了今天,何况是在明朝;之二是,地方官吏附庸风雅,大都找董其昌求过字,且出了这么大事,浸**官场多年的董其昌不可能不“活动活动”
。
当法律的出口被官场潜规则堵死后,民怨就沸反盈天了,洪水大多数时候就是因堵而泛滥的,然而这个早就被治水的大禹证明的道理,数千年来依然被无视,倒不是官吏们颟顸,实在是制度使然。
没几天,松江一带就贴满了“大字报”
,有微博体的——“兽宦董其昌、枭孽董祖常”
,还有长篇幅的——“敛怨军民,已非一日,欲食肉寝皮,亦非一人,至剥裈毒阴一事,上干天怒,恶极于无可加矣”
。
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春,群体性事件终于在松江爆发。
支持范家的秀才起草了“讨董其昌檄”
,读起来很解气,当然能起到煽动不明真相群众之作用,摘录几句:“人心谁无公愤。
凡我同类,勿作旁观,当念悲狐,毋嫌投鼠,奉行天讨,以快人心。”
檄文中还骂董其昌阴险如卢杞、**奢如董卓、豪横如盗跖。
夸张了,这事本身疑点很多,这么说董其昌显然有妖魔化的嫌疑。
然而舆论是生脚的,三天之内,檄文传遍坊间,连勾栏院的妈咪、小姐、大茶壶都人手一份。
坊间还有童谣传唱:“若要柴米强,先杀董其昌”
——童音淙淙,朗朗上口。
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三月十四,管涌变成了泄洪,华亭、上海、青浦、金山卫和松江府学的秀才集体散步,身后跟着数以万计的百姓,一起到衙门为范启宋击鼓鸣冤。
生员们鸣冤又没讨到说法后,有人试图点燃董府,结果因下雨火没烧起来。
翌日,火终于点燃了,董其昌阖家逃窜,董府的房子、董家豪奴陈明家的房子全部焚毁拆毁,董大师几十年收集的名人字画全部付之一炬。
有几个附庸风雅的倒霉蛋,手持折扇站在一旁觉得围观就是力量,结果因为扇子上有董其昌的题字被撕了扇子臭揍一顿,附近凡是有董大师题写的牌匾,都拆了当劈柴。
坐化庵“大雄宝殿”
的匾也出自董其昌手笔,和尚们为避祸乖乖摘了下来,人们一拥而上,拿菜刀、柴刀砍了个稀烂,很过瘾很没出息地说:哈哈,碎杀董其昌也!
该事件发生到这种地步,已触犯大明律了,奇怪的是官员们一概不管,官方的思维是:不必出救,百姓数万,恐生民变——你看,有时维稳的方式并不是一味镇压,放纵也是一种。
“放纵”
完后,苏州、常州、镇江三府会审,将领头烧董宅的杀了两个,带头的生员包括范启宋都被开除学籍,董其昌这边因为房子家财尽毁,免于刑事处罚。
官方最后给出的说法是:这是一小撮别有用心的暴徒,煽动不明真相的群众所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